而谢长生立刻拱手行礼,
“晚辈替北地百姓谢过柳伯父!”
柳父没躲,受了谢长生一礼。
如今谢长生还是晚辈,柳父觉得自己受得起。
他想着,若是谢家真的最后成了事,以后自己就没机会让谢长生行礼了。
至于败?
柳父既然做了决定,想法立刻转变:
“此路难走,但若是咱们自家人都不追随你,那天下人,怎会信你?所以,长生啊,老夫今日把整个柳家的未来,都交托在你手中!相信你定能带着大家,带着百姓,从冰天雪地里走出一个光明未来!”
虽然都是表态,但柳父这话却有多重含义。
首先,对谢长生表忠心。
且这份忠心,比古家还重!
毕竟,古家刚不过就是送古枫一个儿子出来用,但他可是直接献上了整个柳家!
虽不是第一个表态的人,但心意却更真诚!
还有,柳父也在暗示蔡老:
差不多得了,难不成还真的要同谢家唱反调?
论忠君,无人比得过谢家,可结果呢?
论大乾的礼法秩序,是否崩坏,他们这些文官可谓心知肚明!
论远近亲疏,蔡家已经多年不得萧氏皇族重用,全靠才学撑着家族。
且如果蔡老登高一呼,与谢家为敌,那你也要列出谢家的错处才是!
可有吗?
柳父相信,蔡老肯定也一直关注着护盘城的情况。
自从护盘城与外界互通往来之后,北地那边的商贸反倒比以往还多了!
甚至有些大乾的流民,如今听说消息,宁愿冒着冻死的危险,也朝北地涌去。
此番成果,远超之前大乾在北地的那些贪婪知府!
所以,蔡老你想带着天下读书人指责谢家,该如何张嘴?
最后,柳父也表达了他对谢长生的期望,那便是:
此路只能成功,不能失败啊!
柳父越想越通透,谁知,却听蔡老冷哼一声,
“就凭你的那点学识,也能教化百姓了?好大的口气!”
柳父……
谢长生汗颜!
实话说,蔡老说这话的确有底气。
因为当初他将四家的物品往空间里转移的时候,发现蔡家的书房最多,且最大!
不仅蔡父一堆古籍藏书,甚至他家的几个儿孙,也各个满屋子的书。
而柳家虽然也是书香门第,但是和蔡家比起来,光书籍的数量,就差了一大截。
“你!蔡老,你是怕我抢了你位置,着急上了?”
柳父继续挑衅。
蔡老脑袋一歪,甩了句:
“吾立北地,便是北地百姓。柳大人若想教化百姓,需先当吾师,再言其他!”
柳父……
“好好好!亏我还操心替你想来想去,敢情蔡老根本就没想那么多,而是直接赖北地不走了?”
大伯娘蔡氏看了谢长生一眼,然后才缓缓道,
“父亲,我与三弟妹正在护绥城筹建梧桐学院,长生要在此筑黄金台,您若是能留在学院当院长,坐镇北地,梧桐学院必定扬名四海,引天下读书人来此求学!”
蔡氏看着父亲,目光灼灼道。
蔡氏从一开始就不担心蔡家,因此提早就同长生商量过,让蔡父当梧桐学院的院长,必定能引来新的人才至北地求学。
谢长生自然没有意见,所以此刻大伯母直接说,他也笑着表示期待。
蔡老一听,当即拧眉,
“在北地筑黄金台,是不是过于铺张浪费了些?”
“哎呀!蔡老若是觉得此举不妥,老夫可以当梧桐学院的院长!”
柳父立刻趁机自荐。
一听这梧桐学院就是谢家日后培养读书人的根基之所在,这老家伙还不点头,挑什么刺儿啊!
有柳父在身后虎视眈眈,蔡老立刻解释,
“我是怕谢家在北地发展不易,兵马粮草,治理城池,哪样不需要银钱支撑?梧桐学院终究是咱们读书之地,不必浪费这些,否则失了民心,反倒不美。”
蔡老的一个“咱们”,就是应下了梧桐学院院长的职位。
柳父见状,也不跟着挤兑了。
他倒不是真的要同蔡老抢啥,只是蔡老没给明确的话,自己心里没底。
现在好了,前朝首辅留在北地当学院院长,外加谢家也在北地,一文一武,大事可成!
柳父站在一旁笑呵呵,心情甚好。
大伯娘蔡氏立刻宽慰道:
“父亲,这些长生早有考量,您不必担心,且如今北地百姓生活富足,待您入城之后瞧了,便知新城风貌,不出一年必定远超大乾的繁华城池!”
谢长生没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