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翔图书

字:
关灯 护眼
蓝翔图书 > 天启朝第一搅屎棍 > 第384章 御前会议一

第384章 御前会议一(2/3)

繁荣景象,百姓无不感恩皇恩浩荡。

    老臣与孙阁老、袁阁老仔细商议后认为,从明年起,西南数省便能实现自给自足,无需朝廷再拨款拨粮救助。

    而且西南数省土司手中的矿产全部收归朝廷所有,每年还能为国库创造一笔可观收入。

    如今西南数省不再是朝廷的负担,反而能为朝廷做出贡献了。”

    在场众人听后,皆喜笑颜开,这意味着今后国库不仅少了一笔支出,还能多一笔进项。

    朱由校满意地点点头,说道:“内阁三位爱卿鞠躬尽瘁,劳苦功高,赏双禄。”

    三人赶忙领旨谢恩。

    随后,朱由校看向江宁等五军都督府的大佬们,说道:“五军都督府也做下总结汇报吧。”

    江宁点了点头,赶忙起身行礼道:“启禀陛下,随着今年西南数省彻底平定,五军都督府依照陛下吩咐,已为年后全面清查北方数省军田做好准备。

    预计清查完北方数省军田后,裁撤老弱残兵,废除军户世袭制,清算军中贪污受贿、吞并军田的将领,届时将北方数省军田全部重新收归朝廷所有。

    同时,各省编练新军,军田按照五军都督府先前政策,优先租借给无田百姓耕种,按照人均二十亩的标准,五口之家便可租借一百亩。

    同时为了减少百姓负担,春耕秋收之时,五军都督府还会派遣士兵帮助百姓进行耕种与收粮。

    军田种植新型作物玉米、土豆、红薯与传统作物各占一半。

    如此一来,北方数省军粮便有着落,不少百姓也有田可耕,不再受地主官绅的盘剥压榨。

    此外,年后还将从大同出兵,为彻底收复河套地区做好准备。”

    朱由校听完,满意地点点头。

    接着,朱由校又问道:“关于军田租借给百姓一事,五军都督府一定要做好相关工作,绝不能让百姓挨饿。”

    这时,坐在一旁的定远侯邓文明赶忙站起身,说道:“启禀陛下,臣与诸位同僚经多方商议论证,我大明自太祖年间便定下轻徭薄赋国策,普通百姓每亩征收赋税三升三合三勺,官田、军田每亩则多征收二升。

    然而,如今北方各省每年都有不同程度天灾,还望陛下体恤百姓,将军田按照民田标准征收赋税,如此便能为百姓减轻不少负担,让百姓多一份口粮。”

    朱由校闻言,点头说道:“定远侯所言甚合朕心,稍后传旨,今后军田按照民田标准征收赋税。”

    在场众人纷纷齐声高呼:“皇上英明,百姓之福。”

    朱由校满脸笑意,说道:“这不过是朕作为天子该做之事,当不得诸爱卿如此称赞。”

    这时,一旁的温体仁赶忙拍起马屁:“陛下轻徭薄赋,仁政爱民,堪称圣明天子。

    我大明自太祖开国便定下轻徭薄赋之策,只是后来制度崩坏,各地官绅贪污受贿,大肆兼并土地。

    就以如今北方数省为例,无田百姓租借地主官绅的田地,租子高达五成到七成,此外百姓还要承担全额赋税和徭役,如此算来,百姓负担竟达十成。

    许多无田百姓辛苦劳作一年,反而还要亏欠地主官绅。

    但如今,租借军田的无田百姓,赋税由百姓与五军都督府共同承担,各出一半。

    如今陛下又传旨按民田标准征收赋税,就以北方小麦为例,每亩产量100 - 150斤,新型作物玉米每亩产量800 - 1000斤,红薯每亩产量1000 - 1200斤,土豆每亩产量可达2000斤。

    若小麦和新型作物各耕种一半,百姓耕种一年,除去缴纳朝廷赋税,还能剩下不少余粮,起码能吃饱饭,不再忍饥挨饿。

    仅此一项,便可称之为德政。”

    在场众人纷纷起身附和,江宁也满心欢喜地点点头,心说这老温不愧号称人形资料库,把这些事算得如此清楚。

    朱由校听着众人的称赞,笑着说道:“只要百姓能吃饱饭,这也是朕与诸位爱卿的分内之事,这份荣耀,朕不会独享。”

    在场众人高呼“万岁”。

    就在这时,朱由校朝孙承宗使了个眼色,孙承宗心领神会,与袁可立、薛国观二人对视一眼,点了点头。

    随后,三人一同起身,向朱由校行礼。

    孙承宗率先开口说道:“启禀陛下,如今内阁仅有臣等三人,然臣等年事已高,精力有限,处理政务时常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

    恳请陛下为内阁增添人手。”

    袁可立也开口道:“是啊,陛下,如今内阁老臣三人都六十多了,精力实在大不如前了。

    同时,老臣希望能辞去刑部尚书一职,今后专心处理内阁事务。”

    薛国观也赶忙说道:“陛下,如今五军都督府有江左都督坐镇,内阁也确实该增添些人手了。”

    朱由校笑着说:“三位爱卿辛苦了,既然如此,朕稍后便为内阁增添人手。

    至于袁爱卿辞去刑部尚书一职,朕准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