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翔图书

字:
关灯 护眼
蓝翔图书 > 天启朝第一搅屎棍 > 第378章 大明皇家银行开业

第378章 大明皇家银行开业(1/3)

    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江宁频繁穿梭于皇宫和户部之间。

    为确保大明皇家银行的开办万无一失,他下令从大明商会和秦商商会抽调了一批曾在钱庄、银号工作过的掌柜和伙计,再搭配部分户部官员,展开了突击培训。

    江宁将后世银行的各类理念、经营思路,以及工作规范要求、安全意识等,都仔仔细细、反反复复地讲解了许多遍,并要求众人一一牢记。

    在场众人学习得格外认真,他们心里都清楚开办大明皇家银行意义重大。

    这事要是办好了,升官发财不在话下。

    可要是搞砸了,皇帝或许不会拿江宁、毕自肃、郭允厚这些大佬怎么样,但肯定会把他们这些底下办事的人全都拉去砍了。

    经过几日的突击培训,众人对大明皇家银行的各项工作事务已然了如指掌。

    这时,朱由校派人来传话,说钦天监已算出吉日,三日后便可开张。

    《天启时报》已经连续两期将大明皇家银行作为头条报道,京城百姓对此议论纷纷。

    而且,大明皇家银行的选址、建造等前期工作也早已准备妥当。

    三日后,在小时雍坊,临近太仆寺、刑部、督察院、大理寺的地方,一座全新的衙门闪亮登场。

    京城中的平民百姓、达官显贵,一大早就纷纷赶来围观,街道两旁人山人海。

    在不远处一座酒楼的二楼,江宁、朱由校、魏忠贤以及五军八部的一众大佬全都整齐到场,无一例外,只因今日是大明皇家银行开张的大喜日子。

    此时,户部官员们个个神情紧张。

    眼见吉时已到,户部尚书郭允厚亲自上前揭幕。

    随着红绸缓缓滑落,“大明皇家银行”几个鎏金大字的牌匾赫然出现在众人眼前。

    随后,郭允厚拿起大喇叭,开始向众人讲述在大明皇家银行存钱的诸多好处,以及各类利息政策,还提到可以在银行兑换朝廷新铸造的货币。

    郭允厚说得天花乱坠,可周围的百姓大多只是在看热闹。

    眼见郭允厚说得口干舌燥,却没有一人主动上前存钱,场面气氛略显尴尬。

    朱由校趴在窗口,也不禁有些心急。

    就在此时,只见不远处一群人赶着马车,缓缓朝大明皇家银行驶来。

    不多时,马车在银行门口停下。

    其中一人开口说道:“在下是内阁首辅孙阁老的管家孙六,此番奉阁老之命,前来存银五万两,定期十年。”

    接着,另一人也说道:“在下是内阁次辅元阁老的管家袁春,奉元阁老之命,前来存银五万两,定期十年。”

    旁边一人赶忙跟着说:“在下是内阁薛阁老府上的管家薛三,奉薛阁老之命,存银五万两,定期十年。”

    郭允厚见状,赶忙一挥手,一众户部官员立刻上前清点现银。

    只听得算盘珠子噼里啪啦响个不停,不一会儿,现银清点完毕,全部被抬入库房。

    户部官员递上存证,三人接过存证确认无误后,起身告辞。

    紧接着,六部尚书、五军都督府几位大佬府上也都派人前来存钱。

    其中,英国公府和江宁存银最多,每家都是二十万两,同样定期十年。

    随后,一众勋贵大佬也纷纷开始存钱,其他各级官员也紧跟其后。大明商会钱家、秦商商会秦有义也分别各存银十万两,全都是定期十年。

    然而,周围百姓依旧持怀疑态度。

    在酒楼二楼,一众大佬们脸色都有些难看。

    开办大明皇家银行的初衷,本是聚集天下百姓手中的钱财,重新统一货币,进而惠及天下。

    但如今存钱的都是朝廷官员,这局面着实有些尴尬。

    就在这时,老魏一溜烟跑下楼,领着一队人径直来到银行门口,扯着嗓子喊道:“咱家是东厂提督魏忠贤,存银十万两,定期十年,麻烦清点一下。”

    随着老魏的登场,周围人群中爆发出山呼海啸般的掌声和喝彩声。

    就在这时,人群中不知谁喊了一嗓子:“大家看,魏公公都亲自存银子了,咱们也赶紧存,信魏公公准没错!”

    这时,有人开口问道:“魏公公,我们手里只有三五两银子,能存吗?

    会不会太少不给存呀?”

    郭允厚赶忙回应道:“各位父老乡亲,这大明皇家银行是朝廷开办的,各项政策白纸黑字,绝不弄虚作假,就算只有一个铜板也能存。”

    老魏也跟着点了点头。

    随着老魏带头,其他百姓也纷纷行动起来。

    原因无他,老魏在京城的人气实在太高了。

    原本江宁和老魏的人气不相上下,但后来江宁逐渐低调行事,老魏的人气更是一路飙升。

    在如今的京城,除了皇帝,就属老魏人气最高。

    不多时,大明皇家银行门口排起了长队,人山人海,其中有品级较低的官员、各家达官显贵,还有京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