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
而且,贵州巡抚王三善还召集贵州境内大小土司和土民,重新修缮西南官道,这无疑是天大的喜事。
但对于信王朱由检亲自率领皇明卫与安邦彦对战,并歼灭水西安氏三千人的事,众人也不知该如何开口。
眼见众人的表情,朱由校笑了笑,赶忙岔开话题,说道:“江爱卿此次可是立下了盖世之功啊!
如此一来,西南算是彻底平定了。
待他在云南巡视一番后,也该班师回朝了。”
众人闻言,纷纷点头称是。
这时,朱由校开口问道:“诸位爱卿,以为此番江爱卿立下如此大功,该如何封赏呢?”
在场众人闻言,皆陷入沉默。
皇帝的弦外之音,他们怎会听不出来。
江宁立下这样的大功,自然是要重赏的,可问题在于,江宁的官职已然快到顶了,无论是实权官职还是虚衔,接下来也就只剩下封爵位这一条路了。
要知道,大明设有公、侯、伯三等爵位,只是他们不清楚皇帝对江宁的态度究竟如何。
封低了,皇帝肯定不高兴。
封高了,又怕不合皇帝心意。
毕竟江宁还年轻,现在就封到顶级,以后再有功劳可怎么封?
难道真要给江宁来个加封一字并肩王,都督中外诸军事,开府仪同三司,加九锡,假节钺,冕十旒,入朝不趋,赞拜不名,剑履上殿,用天子銮驾?
眼见在场众人都沉默不语,朱由校沉思片刻后,开口说道:“朕觉得以江爱卿的功劳,封个世袭侯爵,诸爱卿以为如何?”
众人一听皇帝已经开口,随后立马纷纷表态。
江宁的小老弟薛国观立马笑着说道:“陛下所言极是,以江大人的功劳,封个世袭侯爵甚是合适。”
徐光启也笑着点头附和。
至于坐在一旁的杨鹤,此时已经开始思索给江宁选个什么样的侯爵封号。
他此刻只有一个想法,希望江宁今后能少开杀戒,不然的话,他这个吏部尚书可就没法干了,说不定得撂挑子跑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