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翔图书

字:
关灯 护眼
蓝翔图书 > 天启朝第一搅屎棍 > 第295章 诸君慢行

第295章 诸君慢行(2/3)

碍,休养一段时间就会好起来的。”

    邹元标轻摇了摇头,说道:“这身子骨,老夫自己清楚。

    老夫一生才疏学浅,入朝为官,却屡得天子重用,这对老夫来讲已是大恩。

    如今东林已被老夫亲手葬送,老夫也了无遗憾。

    还请诸位替老夫上转告陛下,治国如烹小鲜,切不可急功近利。

    大明立国至今,已近二百六十载。

    自古中华大地,无不亡之国,这是天道轮回。

    大明或许已如垂暮老人,但它承载着我汉人的傲骨。

    当年神州陆沉,蒙元入主中原,将人分四等,视百姓如牲畜,百姓苦不堪言长达百年。

    太祖皇帝英明神武,以布衣之身,历经十五载夺天下,建立大明。

    或许大明如今仍有诸多弊病,但它不该就此走向灭亡。

    这是我们先辈舍生忘死创建的大明,身为后人,我们绝不能抛弃它。

    哪怕前路荆棘满布,我辈也义不容辞,定要匡扶社稷,让百姓安居乐业。

    老夫此生最大的幸事,便是年轻时见识到张居正这样的治世能臣,海瑞这样的道德君子。

    如今暮年,又能得见当今陛下如此英明神武,还有江宁这般经天纬地之才,老夫此生,足矣。

    大明的未来,就全靠诸位了。

    等老夫死后,希望能为老夫立一块碑,上书‘大明罪人东林邹元标之墓’。

    老夫没什么能留给后人的,只希望他们不要怪罪老夫。”

    听到这里,在场众人无不深受触动。

    官应震和王绍徽眼含热泪,就连张维贤这样久经官场的人,也不禁为之动容。

    就在这时,邹元标艰难地开口说道:“麻烦诸位,告诉行辕外的学子,让他们回去,今后用心读书。

    不管将来做人还是做官,都要不忘初心。”

    田尔耕闻言,点了点头,转身向外走去。邹

    邹元标说道:“英国公、官大人、王大人,烦劳你们一同前去吧!”

    几人点头称是,一同向外走去。

    就在此时,邹元标突然剧烈咳嗽起来,口中吐出大口鲜血。

    但他依旧面带微笑,虚弱地看向几人,轻声说道:“日月山河还在,诸君慢行,老夫先走一步。”

    说完,双手无力地垂下。

    在场几人大惊失色,赶忙上前查看。

    片刻后,田尔耕一脸沉痛地说道:“邹老大人走了。

    此事,本官必须马上上报皇上。

    至于门外的那些学子,还请几位大人将他们劝散吧!”

    说罢,田尔耕赶忙安排锦衣卫快马加鞭,以八百里加急将邹元标病逝的消息上报京师。

    当钦差行辕外的学子们听闻邹元标去世的消息,许多人纷纷跪地痛哭,哀嚎声响彻四周。

    然而,人群中也有不少人心中暗自窃喜,趁着混乱纷纷起身离去。

    对于这一切,官应震和王绍徽并未加以阻拦。

    见仍有不少学子沉浸在悲痛中不愿离开,官应震不禁叹了口气,说道:“诸位,你们不必如此过度伤心。

    邹老大人临终之际,托本官转告你们,希望你们今后能够用心读书,将来入朝为官,定要造福百姓,成为治世能臣。

    同时,要时刻恪守自身,做一位道德君子,切莫忘记我辈读书人的风骨与理想。”

    言罢,他转头轻轻拉了拉王绍徽,一同向内走去。

    王绍徽略带疑惑地问道:“官大人,那夜你与邹老大人彻夜长谈,是不是早就料到会有此变故?”

    官应震闻言,缓缓点了点头,神色凝重地说道:“邹老大人之死,是他一手谋划的,安排的天衣无缝,他与自己周旋许久,终得何解。

    原本,我打算亲自出手火烧东林书院,可邹老大人却一再坚持要亲自动手,我也只能无奈遵从。

    从邹老大人亲手点燃东林书院的那一刻起,我便明白,他的时日恐怕不多了。

    毕竟,哀莫大于心死,邹老大人一生都在为传道授业、匡扶社稷而努力。

    他还告诉我一句话,‘成功不必在我,成功必定有我’。”

    王绍徽听完,亦是长叹一声,感慨万千。

    …………

    数日之后,何可刚率领两万大军南下,顺利抵达南直隶。

    这一举动,让那些心怀不轨之人惊恐万分,暗自揣测起来,朝廷好端端的,怎么又往江南增兵了?

    与此同时,何可刚带来了朱由校的圣旨,命令英国公张维贤带领两万士兵布防南直隶。

    张维贤虽心中不明所以,但还是赶忙跪地领旨。

    何可刚又向田尔耕传达了将凤阳知府高斗光、凤阳留守周康光以及镇守太监曹文华三人,在凤阳鼓楼之前剥皮萱草的旨意。

    田尔耕领旨之后,立刻率领锦衣卫将三人押上马车,径直前往凤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