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翔图书

字:
关灯 护眼
蓝翔图书 > 末世空间异能的救赎之路 > 第235章 联盟文化博览会筹备

第235章 联盟文化博览会筹备(2/4)

锦缎中浮现,脖颈间的百鸟朝凤银项圈随着动作发出细碎声响,裙摆上的十二道褶纹仿佛流动的星河。当姑娘踏着鼓点跳起欢快的舞蹈,五彩的裙摆扫过之处,绽放出朵朵银花,每片花瓣都折射着全息投影特有的虹彩光晕。阿依姐布满皱纹的脸上绽放出惊喜的笑容,眼角的泪水顺着沟壑缓缓滑落,她颤抖着从衣襟里摸出块蓝印花布帕子,却只是悬在半空,任由热泪滴落在自己布满老茧的手背上。她想起了自己第一次完成精美苗绣时,母亲骄傲的眼神。

    而在两千公里外的北方老城,筹备组的工作同样热火朝天。百年老字号 \"墨韵斋\" 的雕花木窗半掩着,斜射进的阳光里,漂浮的尘埃勾勒出时光的轨迹。店铺里弥漫着陈旧的木香和淡淡的墨味,仿佛封存着半个世纪的光阴。李奶奶戴着老花镜,镜片后的眼神充满了回忆,她佝偻着背,颤巍巍地掀开樟木箱的铜锁扣。箱底压着的油纸已经脆化,轻轻一揭便簌簌落下碎屑,泛黄的春联底稿露了出来。

    \"这是我爷爷写的 ' 福 ' 字,当年整条街的人都来求。\" 她的声音有些哽咽,布满皱纹的手指轻轻抚摸着底稿上的字迹,仿佛能触摸到爷爷当年书写时的温度,\"现在的电子春联虽然漂亮,可总觉得少了点墨香。那墨汁渗进宣纸的味道,还有笔尖划过纸面的沙沙声,都是电子屏给不了的。\" 李奶奶想起每年春节,全家一起写春联、贴春联的热闹场景,如今却只剩她一人守着这些回忆。

    话音刚落,一旁的青年设计师林远突然调出全息书法台,将毛笔的物理触感数据化:\"奶奶,我们用柔性压力传感器还原毛笔的提按顿挫,再结合 AI 算法分析您爷爷的笔法,让游客在触控屏上也能写出带 ' 墨香 ' 的春联!\" 说着,他从智能笔盒里取出全息笔,在空中虚握笔杆,模拟起传统的执笔法。笔尖划过之处,空气中先是泛起淡淡的松烟墨香,随后出现若有若无的宣纸纹理,字迹仿佛真的落在了虚空中的宣纸上,墨色由浅入深,层次分明。李奶奶浑浊的眼中泛起泪光,伸手想要触碰那抹虚拟的墨痕,却又在半空停住,苍老的手指微微颤抖,仿佛惊扰了这份跨越时空的重逢。

    文化工作者老赵戴着白手套,小心翼翼地将底稿放入量子复刻机,机器运转时发出轻微的嗡鸣,蓝光在舱室内流转。他转头对团队说:“我们不仅要展示传统书写,还要设置互动区,让孩子们用真正的毛笔体验挥毫的感觉。” 说着,他从背包里掏出几支特制毛笔 —— 笔杆嵌入压力传感器,能实时将书写力度转化为数字特效。当笔尖轻触纸面,屏幕上便会绽放出绚丽的烟花;用力书写时,则会出现古朴的祥云图案。老赵回想起自己小时候在书法课上,因为写不好字被老师批评,却也因此爱上了书法。

    他们还走访了仅剩的几位老匠人,在昏暗的作坊里,听老匠人们讲述铜器打制、灯笼编织的每一道工序。老铜匠王师傅布满老茧的手握着烧得通红的铜条,铁锤起落间火星四溅,照亮了他饱经沧桑的脸庞。筹备组成员架起扫描仪,将捶打的每一个弧度、每一次变形都完整记录。手中的录音设备忠实地记录着这些珍贵的传承,准备在博览会上还原传统手工艺的制作现场,让观众亲身感受匠人精神。铁锤与铜条碰撞的铿锵声,老匠人们讲述时的谆谆话语,都将通过全息投影,在博览会上重现,让每一位参观者都能穿越时空,见证传统工艺的魅力。王师傅的学徒在一旁默默记录,眼中满是对传统工艺传承的渴望。

    筹备工作的消息像投入湖面的巨石,在社会各界激起层层涟漪。短短三小时,志愿者招募通道涌入的申请量突破十万大关,服务器在超负荷运转下发出蜂鸣,技术团队紧急调配三台备用主机才勉强维持运行。在大学校园里,公告栏前的 LEd 屏循环播放着博览会宣传片,身着汉服的虚拟讲解员在全息投影中翩然起舞,手中竹简投射出《千里江山图》的动态水墨。学生们背着印有校徽的帆布包,将公告栏围得水泄不通,此起彼伏的讨论声里,夹杂着对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融合的惊叹。

    大学生林晓雨攥着还发烫的手机,指节因用力而泛白 —— 她是第七个提交报名表的幸运儿。作为校园传统文化社团的社长,她迅速在社团群里发起接龙,不到十分钟,四十七个社员的名字填满了共享文档。\"我们可以负责引导游客体验!\" 她在社团群里兴奋地提议,手指在手机屏幕上快速敲击,\"我学过茶艺,能教大家冲泡古法茶饮;张明虽然之前对传统文化不感兴趣,但他编程厉害,可以帮忙调试互动设备。\" 消息刚发送,对话框便弹出张明的回复,这个总戴着黑框眼镜的理工男,此刻的语气竟带着少见的雀跃:\"算我一个!\"

    曾经对传统文化嗤之以鼻的张明,此刻正站在图书馆的落地窗前,夕阳将他的影子拉得很长。三天前,他偶然点开博览会筹备方案,看到 \&q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