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过,”白辉话锋一转,“你也该清楚,自己的身份特殊,需得隐瞒,以防佛国那边,从今日起,世间再无渡我和尚,你只是从古越城逃难来的少年‘玄奘’,明白吗?”
“明白!明白!小人以后就是玄奘!只是玄奘!”渡我忙不迭地答应,只要能摆脱那该死的袈裟带来的麻烦,让他当什么都行!
“嗯。”白辉满意地点点头,“稍后会有人带你下去安置,给你一个新的身份,你体内袈裟的事,绝不能再对任何人提起,平日也需要谨言慎行,不要引人注目。”
“是是是!小人一定谨记圣者教诲!夹起尾巴做人!”渡我赌咒发誓。
很快,一名侍卫进来,将千恩万谢的渡我带了下去。
殿内恢复了寂静。
白辉独自站在原地,目光深邃。
他抬起手,那枚“西游序幕”宝盒虚影在掌心浮现,依旧散发着微弱的、针对某个方向的共鸣波动。
“西游……取经人……锦襕袈裟……”他低声自语,嘴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长的弧度。
“这还是天龙带出来的至宝吧,没想到呀……”
“渡我,渡我,这步天地,你只能祈祷本座一切顺利了,否则,想躲清静?怕是难了。”
他收起宝盒,身影缓缓融入殿中的阴影,开始谋划如何将这意外的“变量”,完美地纳入他的宏图之中。
……
佛国,天龙圣者再度造访灵山城。
这次,他的意识一分为二,一部分留守在往生佛界外,监视地藏圣者动静;另一部分则寄托于白龙法相,悄无声息地遁走,在灵山城内游荡。
白龙法相穿梭虚空,龙眸开阖间,灵山城的一切几乎都映射其中。
根据他与唐皇的约定,他需将那卷特殊佛经埋藏于佛国信仰气运最鼎盛之地,灵山,作为佛门源流古地,曾是当然之选。
可惜,时移事迁!
如今的灵山城,虽仍具佛门圣地的庄严气象,但细细感知,便能察觉其深藏的虚弱。
高耸的佛塔依旧,连绵的庙宇尚存,可往日那在超凡者眼中,冲霄而起、几乎凝成实质的浩瀚信仰光柱,如今却显得涣散而黯淡。
城墙之上,可见诸多新近修补的痕迹,一些地方甚至残留着未能完全驱散的法力碎屑——那是前不久五圣交锋无意间留下的疮痍。
白龙法相收敛所有气息,如同一点微不可察的流光,悄然游荡在灵山城上空,他并未直接降临大雷音寺那般核心之地,而是选择在城郭外围、凡人信徒聚居的区域缓缓巡弋。
所见所闻,令他英武的眉宇间不禁蹙起。
街道之上,往来的信徒虽仍众多,但许多面带愁容,步履匆匆,少了份从容与笃信。
一些原本香火鼎盛的佛堂,此刻竟显得有些冷清。墙角檐下,间或可见面带病容、气息萎靡的普通百姓,相互搀扶,低声诵念着佛号,眼中却难掩对未来的迷茫与恐惧。
“唉,自从上次天崩地裂……这身子骨就一直没好利索,佛爷们的恩泽,似乎也淡了许多……”一位老妪的喃喃自语,随风传入龙识。
“听说须弥新城那边,佛光普照,无病无灾……若是能迁去那边便好了……”另一人低声附和。
天龙圣者默然。
五圣交锋,即便地藏圣者有意护持,避免直接毁灭,但那等层次的力量碰撞,仅仅是余波,对于未曾踏入超凡之路的亿万普通信众而言,不啻于一场天灾。
灵魂层面的震荡、法力碰撞的余波,带来的负面影响深远,绝非短时间内能够恢复。
再加上燃灯那心思深沉之辈的挑拨,这直接导致了灵山城汇聚的信仰之力,无论是质还是量,都大打折扣。信仰源于心,源于诚,源于对未来的祈愿与对佛法的坚定。
当生存变得艰难,当病痛缠身,那纯粹的信仰便难免掺杂疑虑、畏惧甚至怨怼,变得不再精纯。
他又将龙识投向城中几处着名的信仰节点:大雄宝殿、讲经广场、古佛舍利塔……香火依旧,但那信仰之力汇聚的速度与浓度,比之他记忆中的全盛时期,恐怕不足七成。
而且气流之中,隐隐有一丝灰败之意流转,那是众生疾苦怨念的沉淀。
“地藏虽是佛门第一圣,但守成有余,进取不足,迁都之争,虽然是其与燃灯理念之争的产物,但客观上,确实分走了佛国大半的新生气运与优质信仰。”
天龙圣者心中冷然评判:“此地,已非埋经之上选,信仰根基动摇,气运流失,将经书埋于此,效果恐怕十不存一,枉费唐皇一番算计。”
带着一丝失望,白龙法相不再停留,龙尾一摆,悄无声息地遁出灵山城界域,化作一道更迅疾的流光,直扑西方那株贯通天地的巨大菩提虚影——佛国新都,须弥城!
白龙法相化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