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翔图书

字:
关灯 护眼
蓝翔图书 > 算鼎三国:玄镜红颜录 > 第707章 梅簪半截,心事谁知

第707章 梅簪半截,心事谁知(1/2)

    密室之中,烛火摇曳,映照着墙壁上巨大的汉中及周边舆图。

    石秀和徐庶已经领命离去,执行各自的任务,只剩下我和貂蝉,以及弥漫在空气中、尚未散去的紧张与凝重。

    白鱼渡的变故如同一块巨石投入原本就波涛暗涌的江面,激起了更大的漩涡。

    貂蝉亲自前往的决定,虽然是当下最优的选择,却也意味着将玄镜台的核心置于了最危险的前线。

    我的心,如同被一只无形的手紧紧攥住,担忧、焦虑、以及一种更深层次的、不愿承认的恐惧,交织在一起。

    我看着眼前这位女子,她即将踏上一段生死未卜的征程,为了我的计划,为了那些我珍视的人和物。

    她身姿纤细,面容绝美,此刻却散发着令人心悸的决绝和冰冷。

    我知道,这是她作为玄镜台之主的伪装,是她保护自己的硬壳。

    但硬壳之下,那颗真实的心,又在经历着怎样的波澜?

    “此去白鱼渡,路途遥远,敌情不明,”

    我终于打破了沉默,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干涩,

    “玄镜台精锐虽多,但你亲身犯险,终究……”

    我没有说下去。

    我知道任何劝阻都是徒劳,也显得矫情。

    她已经做出了决断,并且,是为了我。

    “主公,”貂蝉微微侧过身,烛光在她脸上投下柔和的光影,似乎冲淡了几分她眉宇间的冰冷,

    “兵行险着,方能出奇制胜。接引之事,关乎主公大业根基,更关乎……蔡大家安危。

    属下,责无旁贷。”

    她提到了蔡琰。

    我的心猛地一抽。

    是啊,琰儿,还有那些历经千辛万苦才从洛阳抢救出来的典籍,

    它们承载的不仅仅是知识,更是我对这个时代、对华夏文明的一份沉甸甸的责任。

    一想到她们此刻可能身处的险境,以及即将踏上的未知旅途,我的手指便不由自主地收紧,

    触碰到了怀中一个坚硬的、带着熟悉轮廓的物件。

    那是我一直贴身收藏的——半截梅花簪。

    这枚断簪,是我当初在阳翟县城,作为书佐调查鬼面案时,在一条僻静的街道,第一次见到她。

    当时情况紧急,她被不明人士人心追杀,我设计解救,她逃走时遗下(有意?),

    因这神秘女子的惊鸿一瞥有着某种冥冥中的联系,便一直带在身边。

    后来却因为这枚梅花簪,得以破解黄巾密文。

    在到达洛阳以辗转到达徐州,却从未有机会,也从未想过要去深究。

    它更像是一个纪念,一个象征,提醒着我在那个黑暗时刻所经历的奇遇,

    以及我与这位神秘女子之间那若有若无的联系。

    此刻,指尖摩挲着那冰凉光滑的玉质簪身,感受着断口处的不规则棱角,纷乱的心绪似乎找到了一丝寄托。

    或许是连日来的压力太大,

    或许是对远方亲友的思念太切,

    又或许是对眼前人即将面临的危险太过担忧,

    我竟下意识地将那半截梅花簪取了出来,握在掌心,借着烛光仔细端详。

    簪首的梅花依旧傲然绽放,红玉花蕊在烛光下闪烁着微光,

    只是那断裂的簪身,无声地诉说着它曾经遭遇的劫难。

    “这枚簪子……”

    一个轻柔的声音在我耳边响起,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动。

    我抬起头,正对上貂蝉的目光。

    她的眼神,复杂难明。

    有惊讶,有疑惑,有怀念,甚至还有一丝……极力掩饰的伤痛。

    她的目光紧紧锁在我手中的断簪上,仿佛看到了什么令她心神巨震的东西。

    “这簪子,主公从何处得来?”

    她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的声音保持平稳,但那微微颤抖的睫毛,还是泄露了她内心的不平静。

    我的心猛地一跳。

    这簪子,真的有什么奇妙之处!

    “阳翟县,那条僻静小街,”

    我看着她的眼睛,缓缓说道,

    “在你匆忙逃走,将它遗失之后,我将它拾到。

    当时只觉精巧,又与你当初的神秘有些感触,便一直带在身边了。”

    我刻意模糊了当时见到她的细节,只说是“感触”和“所见”,不想让她觉得我当时窥破了她的秘密。

    貂蝉的身体似乎微微一晃,她伸出手,指尖颤抖着,

    似乎想要触摸那枚断簪,却又在半空中停住,最终缓缓收了回去。

    她闭上眼睛,长长的睫毛覆盖下来,遮住了眼底翻涌的情绪。

    密室里,只剩下烛火燃烧时发出的噼啪轻响,以及我们两人压抑的呼吸声。

    过了许久,她才重新睁开眼睛,眼底的波澜已经平复了许多,但那深处,却仿佛多了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