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翔图书

字:
关灯 护眼
蓝翔图书 > 算鼎三国:玄镜红颜录 > 第704章 路线抉择,步步惊心

第704章 路线抉择,步步惊心(2/3)


    这条路,牺牲了效率和舒适性,换取了一定的隐蔽性,但代价同样巨大。

    “其三,是水陆结合,北线穿插。”

    徐庶最后指向一条蓝色的丝线。

    这条路线同样在长江中游离开主航道,但转向北方,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沿着淮水或其支流西进一段,然后通过陆路,穿越大别山或桐柏山脉的边缘地带,

    最终目标是设法进入南阳盆地西侧,再沿丹水或汉水支流进入汉中。

    “此路线意图利用曹操与孙权、刘备势力交错的边缘地带,寻找防御空隙。

    理论上,可以避开刘备在荆州的核心控制区。”

    “但这是三条路线中,风险最高的一条!”

    徐庶语气加重,

    “北线意味着我们将直接进入或极其靠近曹操的核心控制区——淮南和南阳。

    曹军的侦查和控制能力远非孙刘可比。

    一旦被发现,我们面对的将是曹操精锐的北方军团,几乎没有逃脱的可能。

    而且,沿途的地形虽然不如荆南山区那般险峻,但也多丘陵山地,陆路转运的困难同样存在。”

    貂蝉的脸色也十分凝重:

    “玄镜台在曹操控制区的情报网络虽然也在建设,但渗透程度远不如荆州和江东。

    在这条路线上,我们能提供的支持最为有限。

    而且,曹操对南阳一带的控制非常重视,那里是联系关中和中原的要道,绝不会掉以轻心。

    选择这条路,无异于火中取栗。”

    三条路线,三种选择,每一种都布满了荆棘和陷阱。

    书房内陷入了长久的沉默,只有烛火摇曳的哔啪声,以及我们三人沉重的呼吸声。

    徐庶看着我,等待我的决断。

    貂蝉垂下眼帘,似乎也在权衡着情报网络能支撑到何种程度。

    我的手指在沙盘上缓缓移动,最终停留在了那条红色的主水路线上,然后又移到了绿色的南线迂回线上。

    纯水路,太显眼,变数太多,容易被一锅端。

    南线迂回,太艰苦,耗时太长,典籍损耗风险大,人员安全也难保障。

    北线穿插,那是自杀。

    “元直,貂蝉,”

    我缓缓开口,声音带着一丝疲惫,却异常坚定,

    “我们不能把所有的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

    两人都抬起头,看向我。

    “主水路方案,风险虽高,但效率最高,对典籍的保护最好。

    我们必须利用这条路,运送大部分的书籍和部分核心工匠。”

    我指着红线,

    “但绝不能是全部!

    这支队伍的目标太大,必须尽可能地精简,伪装成不起眼的商队,

    由我们最可靠的人带领,利用玄镜台的情报和内线,在最恰当的时机,快速通过关键节点。”

    “同时,”

    我的手指移向绿线,

    “南线迂回方案,必须启用!

    这条路,用来转移最核心的人员——蔡大家,以及那些不愿意或无法承受水路风险的核心工匠家眷。

    糜贞本人,也必须走这条路线,她熟悉南方商路,有她的财力和人脉支持,这条路的安全性可以提高不少。

    典籍可以少带,或者只带少量最轻便、最珍贵的孤本,以人员安全为第一要务。”

    “两路并行?”徐庶眼中闪过一丝惊讶,随即陷入沉思。

    “对,两路并行,互为掩护,分散风险。”

    我肯定道,

    “主水路吸引主要注意力,一旦出现问题,南线队伍或许还有机会隐蔽撤离。

    南线队伍行踪隐秘,也能为主水路分担一部分被侦测的压力。

    我们需要为两条路线都制定详细的预案、紧急联络方式和备用汇合点。”

    貂蝉立刻明白了我的意图:

    “如此一来,玄镜台需要同时支撑两条战线的情报和接应,压力会非常大。”

    “我知道。”我看着她,“但这是目前看来,唯一能最大限度保全人员和典籍的办法。

    玄镜台必须全力以赴。告诉石秀,必要时,可以动用我们潜伏最深、代价最高的资源。”

    “喏!”貂蝉眼中闪过一丝决绝。

    徐庶沉吟片刻,也点了点头:

    “主公此法,虽加大了操作难度和资源消耗,但确实将风险分散,提高了成功的几率。

    只是……两条路线的协调配合,以及时间节点的把握,需要极其精准。”

    “这就要靠你们了。”

    我看着徐庶和貂蝉,

    “元直负责整体协调和预案制定,貂蝉负责情报传递、路线勘察和沿途接应。

    每一个细节,都必须反复推敲,不能有丝毫疏漏。”

    “属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