兄病逝,景恒继位为新帝。
她又从长公主变成了大长公主,她的食邑再次增加,足有七千户,她进了一趟宫,想要交出兵权。
但景恒却拒绝了,他说,自皇祖父和皇祖母去世,父皇最疼爱的是皇叔,最信任的就是姑母。
皇叔未曾在朝中任职,所以姑母就是他最看重的人。
陶陶没在坚持,她知道新皇登基他需要足够分量的人支持他,帮助他稳固皇权。
后来她又送走了她的二哥,陶陶产生了和承泽一样的感觉,这世上在没人唤她一声陶陶了。
即便是自己的丈夫,也只是叫她昀儿。
而景恒也正如当初叶昭宁所看的那样,不是个当皇帝的好料子,只能算是个平庸的帝王。
而且他的身体在继位几年后就不大好了,皇后开始帮他处理朝政,而太子又性格懦弱,对军事一窍不通,所以陶陶依旧掌握着兵权,不过她要帮的人从帝王变成了太子。
后来,景恒在六十岁这一年崩逝了,他当了十五年的皇帝,也没什么作为,土蕃卷土重来,西域战事频繁,辽东各部死灰复燃,国朝动荡,国力也在不复之前强盛,只能算的上是勉勉强强吧。
太子继位三年就一命呜呼,死前留下遗诏由皇后和镇国曦和大长公主共同辅政,彼时的新帝才七岁,而陶陶也已经六十四岁了。
而此时的镇国公主府已然权势滔天,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甚至可以说,她的权势比她母亲当年还要煊赫。
在新帝十六岁这一年,镇国曦和大长公主病逝了,本来明面帝王就要提前行冠礼亲政,帝王还在担心到时候这位姑祖母不让权怎么办?
但是对于这位自小教养自己的姑祖母,少年帝王还是有一些真情在的,甚至他违抗了太后的意思。
以皇后之礼下葬镇国公主,百官辍朝七日,并令天下臣民以皇后薨逝待之。
称她的墓穴为陵,并封她的女儿平阳郡主为平阳长公主,其子封郡王,其女封郡主。
其实自母亲走后的几十年,陶陶过并不开心,她答应过阿娘余生要走遍天下,走过她和父皇走过的每一个地方,去追寻他们的足迹。
可是,对于阿兄的孩子她又实在不忍心放手不管,所以她就一路帮着他,直到后来他崩逝。
景恒拉着她的手哭道,“姑母,太子懦弱求姑母多多帮衬他,就算是看在父皇的面子上。”
陶陶又心软了,可是没成想太子只活了三年就归西了,死前他竟然给了她辅政的权力。
但也许是为了提防她大权独揽,所以他也让他的皇后一同辅政,但毕竟是阿兄的血脉,再者她都已经帮了这么多年,不在乎继续下去了。
期间,她送走了自己一生的挚爱,郭野走时说,让她歇一歇多为自己想一想,陶陶哭着答应了。
可是繁重的国事可接连不断的天灾战争让她疲惫不堪,不能停歇一刻,终于在少年帝王十六岁这一年,她累倒了。
也许是上天怜悯她后半生过的孤苦,她走的时候很安详,是在睡梦中离开的,没有病痛,她走的时候安详极了。
丁芸来送了她最后一程,然后她沉寂了很长很长一段日子,后来的后来,帝王无能,大周的国力衰弱,百姓民不聊生,再不复当年高宗皇帝时的盛况。
但陶陶已经做了她能做的一切,她这一生守卫疆土,帮扶皇帝,辅政守国,教导幼帝,把女学办的更上一层楼。
甚至还有许多女子从军,也成了保家卫国的将军,虽然只是占了极少数,但这也很好很好了。
而在她辅政期间,女子为官者屡见不鲜,甚至有人做到了六部尚书,只是无论如何她们也无法在进一步了,但这已经很不容易,很不容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