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翔图书

字:
关灯 护眼
蓝翔图书 > 昭和皇后 > 第660章 番外:元顺帝

第660章 番外:元顺帝(2/2)

这是朝臣们对这位新帝的总结,太上皇是个笑面虎,平时看起来温和谦逊,可是杀起人来毫不手软。

    这位吗,陛下的几位老师都赞他仁善,但是经过这么多年的监国他们早就发现了。

    陛下的仁善是对百姓的,跟他们有屁关系啊,而且他不是跟太上皇一般干净利素的杀人,而是喜欢用软刀子磨人,让人是求生不得,求死无门。

    承泽自从解开了心结,一下子又变成了往日那个英明神武的形象。

    后面的几年,他的手段越发老辣,承泽秉持的国策像是糅合了仁宗和武宗治国理念的精华。

    对内休养生息,轻徭薄赋,对外杀伐果断,延续了大周的天朝上国的威名。

    不过,他的天资也许终究是比不上他的父皇,对于世家和寒门之间的博弈,他只能小心的维持着那杆脆弱的天平。

    所以有时候他不得不做出一些让步,而更让人无奈的是,寒门学子成了官员后,也渐渐成了新的世家,循环往复。

    其实就这个问题他曾去问过母亲,但叶昭宁只告诉他,自古人性都是贪婪的,这是一个无解的答案。

    其实,叶昭宁不是没有办法,可是每一个方法都不适合这个朝代。

    要么以武抑文,要么用宦官,要么就是如同最后的那个腐朽王朝一样,高举屠刀。

    但不管哪条路,最后都会走向灭亡,她只能劝解承泽,做好自己这一代该做的事情就好,一百年两百年以后的事情他们猜不到,也管不了。

    自古王朝更替,无可避免,大周已经繁荣了一百年多的时光,在他父皇那一代达到了顶峰,可盛极必衰,这是王朝亘古不变的真理,大周走下坡路是在所难免的事情。

    他们只能做好眼前事,顾好眼前人,其余的他们也无能为力。

    而承泽登基之初手段较为温和,西南鹤拓六部中,有几部不太安分,尤其是当年率部投降的蒙舍王已经逝世,如今继位的这位,对大周早就虎视眈眈。

    妄想让鹤拓六部恢复以前情形,所以屡屡挑衅。

    本来照着魏永旭的做法,他是要先派人去交涉,若是文的不行再来武的。

    但承泽上来直接开大招,由曦和公主领兵五万,一举将蒙舍部歼灭,参与势力也迁往了其余地方,让他们彻底离开家乡,杜绝根本。

    此举,极大的震慑了西南各部,他们将蠢蠢欲动的念头收了回去,对大周更为恭敬。

    而由此陶陶也获得了镇国公主的称号,食邑五千户,镇守姚州,后回朝掌青羽卫,金吾卫,左右威卫,深得帝王信任,为大周历代公主之最。

    元顺八年送走他的父亲后,承泽颓废了好一阵子,后来土蕃卷土重来,刚好撞到了枪口上。

    他再次对土蕃再次出兵,让土蕃实力大损没个二三十年是恢复不了元气了。

    又趁热打铁,对突厥用兵,把突厥几乎被连根拔起,只剩残部逃脱苟延残喘。

    如此一套连招下来,外邦藩国都被震慑,近乎为大周带来了二十多年的太平。

    但是在元顺二十四年,他送走了自己的阿娘后,承泽感到无比的孤独,这世上再不会有人唤他一声阿泽了。

    叶昭宁离开没多久,陛下就病了,这一病就再也没有好起来过,他几乎到了卧床不起的地步。

    他也如他的父亲一样,把朝政都交给了太子。

    不过两年多的时光,陛下就追随先太后一同而去了,元顺帝御极二十六载,国力虽不及高宗皇帝是鼎盛,但也算是国力强盛。

    承泽是一个合格的帝王,尊重发妻,疼爱子嗣,后宫和睦,尽力顾及每一个兄弟姐妹,对待皇叔姑母们,也都尽力照顾。

    百姓安居乐业,他也继承了母亲的遗志,让启新学宫更上一层楼,与国子监并肩而立。

    后世人评价元顺帝说他有汉文帝之风,在他统治大周的二十多年,国内局面稳定,商业繁荣,虽有战事但对于百姓的影响也降到了最小。

    总体来说,承泽算是一个很好的皇帝,而他也终究没有辜负他父亲交给他的这片江山。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