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翔图书

字:
关灯 护眼
蓝翔图书 > 昭和皇后 > 第580章 西域动兵

第580章 西域动兵(1/2)

    十月,岐王迎娶国子监祭酒之女林氏为正妃,并在新婚十日后,被派往安西都护府。

    瑜婕妤也被被诊出有孕两月,皇帝下旨晋为贵嫔,赐居章德殿。

    十二月,西南战事大胜,叶文峥奉诏回朝,正式任姚州都督府都督一职,赐封从三品归德将军,赏黄金千两,良田百顷,并驻守西南,辖制西南各部。

    蒙舍部族长被押送回朝,拒不臣服,其三子率领残部臣服大周,并愿称臣纳贡。

    皇帝大悦,封其为蒙舍王,世袭罔替。

    皇后提议与最先臣服大周的施浪部开展贸易,向他们产出丝绸,农具,粮食种子,等等。

    其余五部十分眼热,大周的强大他们都看在眼中,尤其是先进的种植技术还有珍贵的典籍,以及精美的瓷器和丝绸。

    而施浪部有了与大周的贸易,实力必将突飞猛进。

    西南之地的隐患至此彻底平息,皇后在其中主导了与施浪部的贸易,还有安抚的角色,权势更为煊赫。

    景和十年除岁,庆昭仪晋庆妃,李淑容晋昭媛。

    德妃,贤妃,宜温夫人,赐协理六宫之权,协助皇后处理后宫事务,庆妃正式代替代替惠妃主管尚服局。

    至此,叶昭宁将后宫诸事正式都交托给六妃,将精力全部都投入了前朝。

    景和十一年初,西域葱岭三国,沙勒,朱居涅,诃盘陀投向突厥,控制了帕米尔高原东西商路,劫掠安西都护府辖地,进犯大周边境。

    在朝中引起轩然大波,这次的朝臣一改往日的态度,难得与皇帝站在了统一战线,赞同出兵。

    因为,葱岭三国公然倒戈突厥,侵犯大周边境,这是在公然挑衅,朝中重臣自然咽不下这口气。

    只是派谁统兵却成了一个难题,安西都护府承担着安定西域的职责,所以不能轻动。

    只能从京城中的将领选择,但问题是,朝中的武将大多数都在各地驻守,在京中的将领有统兵之能的掰着指头都能数过来。

    举荐最多的是,右骁卫大将军陈宣,还有英国公。

    一个是皇后的外祖父,任营州大都督多年,如今又承担着护卫陛下的重任,可谓是深得圣心。

    一个是端懿皇后的父亲,宁王和明安公主的外祖父,虽这两年被陛下斥责两回,但毕竟是身经百战,且立下了赫赫战功。

    众臣在朝堂上吵了三日都没有吵出来一个结果。

    然而最后结束这一切的却不是某个臣子,而是皇后,皇后出言,英国公曾在安西都护府镇守多年,对西域的情况更加熟悉。

    最后,皇帝一锤定音,英国公为主帅率两万步兵,五千骑兵,征讨葱岭三国。

    但有意思的是,岐王被任命为副帅,安西都护府长史丁骅为行军总管。

    安西都护府兵曹参军陈烽封为先锋将军。

    而这几个,岐王是皇帝的亲弟弟,陈烽是皇后的表兄,丁骅是静妃的父亲,六皇子的外祖父。

    某种意义上来说,丁骅的身份并不弱于英国公,毕竟两人都是皇子的外祖父。

    而他也是一年前从凉州都督府被调往安西都护府任长史。

    虽都是长史,可是凉州都督府长史为从五品上,但安西都护府的长史是正五品下。

    而有这几个人在,即便此战大获全胜,那么英国公作为主帅能分到的功劳也要少的多。

    其他两人不提,可岐王的颜面英国公却不能不顾。

    这是皇帝摆明了要历练自己的弟弟,英国公本就失了圣心,哪里还敢对皇帝的意思阳奉阴违。

    景和十一年二月,英国公率领一万步兵,两千骑兵从京城出发,另外一万步兵和三千骑兵从安西都护府各军镇抽调。

    英国公出发后不久,多地监察御史上禀,多地盐务亏空,私盐泛滥成灾,官盐滞销,盐价日益增长。

    皇后阅览之后,于朝堂之上提出该巡查各地盐务,稳定盐价,保障民生。

    皇帝准允,并将巡查盐务一事,全权交由皇后定夺。

    皇后钦点怡王世子为主巡查官,中书舍人叶怀安为副巡查官,右领军卫将军郭政率军一千,随行护卫。

    并从户部,刑部,工部,御史台抽调官员。

    另皇后还指派了惠成县主随行,代替皇后行监察之职。

    半月后,制定好了详细的巡查计划,确定了随行官员,众人离开京城,前往各地巡查盐务。

    六月,瑜贵嫔诞下六公主,晋封为昭仪,六公主赐名瑾,瑾为美玉,握瑾怀瑜。

    八月,葱岭三国的平叛结束,这场叛乱从开始到结束仅仅只用了几个月,二月出发,八月英国公率军班师回朝。

    此战,葱岭三国国王皆被斩杀,自此便成为大周的疆土,皇帝龙颜大悦,犒赏三军。

    英国公作为主帅,自然是首功,加封正二品辅国大将军,赏赐金银财宝。

    岐王虽为副帅,但也立下了不小的功劳,赏银万两,黄金两千两。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