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再次运用身火之术化作厉火之躯,待胡健钗撞进厉火之时,他就可以用厉火对胡健钗反向包围。
袁小飞之所以喜欢隐藏后手,原因就在于此。因为一旦他的招式能力被敌人彻底摸清,那么敌人必然会采取有针对性的应对策略,这样一来,他的优势就会荡然无存。
此时,方块 A 开始施展身火之术,面对这样的情况,胡健钗又怎么可能不做出针对性的应对措施呢?
当胡健钗如流星般疾驰而来时,她手中的剑盾之上都被附加了强大的念力。不仅如此,她的本体更是将冰之力彻底激活。
如此一来,剑盾不仅变得坚不可摧,而且还能完全抵御厉火的烧灼。毕竟,念力作为一种超凡之力,自然能够对火元素之躯造成实质性的伤害。
然而,由于剑尖的运用面积相对较小,即便附加了念力,对火元素之躯所能造成的伤害也是相当有限的。
但是,盾的面积可就大得多了!
在这猛烈的撞击之下,那火元素之躯就如同纸糊一般,瞬间被撞得四散开来,形成了一场绚丽多彩的烟火秀。
与剑盾直接接触的那些火元素,被念力撞成烟尘,消失得无影无踪。
与胡健钗身体接触的火元素,被冰之力瞬间泯灭。
要知道,当身体元素化之后,每个元素分子都可以被看作是本体的一部分,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存在。
元素分子也会有损伤,如果损失的元素分子在总量的10%以内,对于施术者来说,不会对身体造成太大的影响。
但如果损失的元素分子超过了50%,那对于施术者来说无疑是一场灾难。
当他们试图恢复本体时,将会发现自己的身体已经残缺不全,缺胳膊少腿,血肉模糊,惨不忍睹。
当损失的元素分子超过了70%,那就只有补充损失掉的元素分子才能恢复本体。
补充损失的元素分子,有两种方式,一种是通过术法变化出相应的元素出来。
这种方法本质上就是一些元素系法术,对魔力(灵力)的消耗比较大。
另一种方式,那就是摄入所处环境中的同种元素分子。
这种方法极大的节省了灵力,续航能力非常持久。
因此,在合适的环境中,身体元素化几乎是无敌的存在。
比如说,在开阔的水域中,因为水元素无处不在,施术者可以源源不断地从周围环境中,汲取水元素来补充自身的消耗。
同样地,在地面上,土元素化也具有类似的优势,土元素丰富且稳定,使得施术者能够轻易地维持自身的状态。
大地之子之所以被隔离地面才能被杀死,这并不是毫无根据的传说,而是一个残酷的事实。
因为只有离开了大地这个源源不断的土元素供应源,大地之子的力量才会受到极大的限制,最终导致他们的灭亡。
当然,抛开条件谈无敌,那是耍流氓。
这个重要的前提条件,就是施术者的灵力必须足够充足。
如果灵力不足,即使环境条件再优越,也无法维持身体的元素化,更别提在战斗中发挥出应有的实力了。
胡健钗的这次撞击,让方块A损失了超过30%的火元素,他身体元素化只能维持三分钟,他必须在这个时间内补充损失的火元素。
在这个山林地貌中,树木茂密,点燃树木就可以获得充足的火元素。
方块A也是如此做的,他那被撞散的火元素如烟花般溅射,顺势就将周围的周围的树木点燃了。
胡健钗又岂能会看不穿方块 A的企图,她体内灵力如汹涌的波涛一般奔腾不息,瞬间便全面激发了体内的冰之力。
只见她单手紧握战神剑,猛然将其插入地下。
刹那间,一股强大的寒冰之力以剑为中心,如涟漪般向四周疯狂扩散开来。
这股寒冰之力所过之处,一切都被瞬间冻结。
四周的树木在眨眼之间就变成了晶莹剔透的冰雕,仿佛时间在这一刻被定格。
就连那熊熊燃烧的火焰,也在接触到寒冰之力的瞬间,被硬生生地冻结在了半空中,失去了原本的炽热与活力。
火元素与水元素和土元素不同之处在于,具有更高的机动力和灵活性。
方块 A 眼见周围的树木被冻结,心中暗叫不好,但他反应极快,立刻驱使着剩余的火焰如流星般遁向远处。
这些火焰如同有生命一般,精准地落在了远处的树木上,瞬间将它们点燃。
而且,这可不是一处两处的小火苗,而是至少十几处熊熊燃烧的烈焰!
这些火焰迅速蔓延开来,所到之处,一片火海。
以胡健钗的冰系能力,覆盖方圆百十公里的范围,还是绰绰有余的。
然而,这样的做法实际上并无太大意义,因为过于分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