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翔图书

字:
关灯 护眼
蓝翔图书 > 北周崛起:杨坚你休想篡朕的皇位 > 第655章 灰吹法

第655章 灰吹法(1/2)

    天元十七年。

    元宵过后。

    沟通淮河、黄河的通济渠大运河工地继续开工。

    此前。

    在近五十万百济、倭国俘虏役力的赶工下。

    连通淮河与长江的邗沟运河。

    以及连通长江,太湖,钱塘江的江南河。

    仅用了一年半时间,就已全线贯通。

    因为这两段都是在古运河的基础上进行拓宽、疏浚、挖深。

    工程量相对要小许多。

    加上挖泥船,独轮车,铁制工具的加持。

    施工进度得到极大提升。

    如今只剩两岸护坡以及沿途一众码头还在建设当中。

    通济渠连通黄河与淮河。

    在鸿沟,汴水,泗水等古运河和自然河道的基础上开凿。

    为了满足大型船只的通航要求。

    需要全线进行大量的取直,拓宽,挖深作业。

    工程量巨大,是邗沟和江南河的数倍不止。

    这个时候。

    用于开山采矿用的管状炸药派上了用场。

    通过钻孔深埋引爆。

    将坚硬的地层炸松,再用人工把土方移走。

    相比人工挖掘,效率提升十数倍不止。

    看得一众俘虏役力目瞪口呆,惊为天人。

    宇文恺虽然对这些“蕃夷”颇为严厉。

    却也没有让他们饿着肚子干体力活。

    他认为陛下说的那句话很有道理。

    想要马儿跑,就得让马吃草!

    在有饱饭吃的前提下,这些役力的折损率不高。

    贯通邗沟和江南河,减员十之二三。

    倒下的役力,大多都是身体有疾或水土不服之人。

    从洛阳至淮河北岸泗州盱眙。

    全线近2000里。

    分成近百段工地,同时施工。

    在大周工匠带动下,这些俘虏役力也学会了简单的官话。

    喊起了号子,唱起了民乐。

    运河工地人头攒动,号子震天,气氛相当不错。

    大部分俘虏已然接受了眼下的既定事实。

    不过。

    为了防止役力哗变。

    沿途调派了府兵巡视。

    每处工地还有数十名监工,随时关注役力的动态。

    一旦有人妄图逃跑,或是闹事。

    马上就有府兵进行抓捕,镇压。

    并且当场处以极刑,杀鸡儆猴。

    开春后。

    华夏商行的船队满载农资和移民,再次北上前往倭奴道。

    那里还百来万的人口,全部都得迁走。

    十个船队,得六、七个回来,才能运完。

    整个移民过程,可能会耗时两三年。

    这些倭人不是说迁至中原就完事了,还得妥善安排好。

    不能让他们吃干饭。

    得为朝廷的赋税收入发挥出作用来。

    倭奴道。

    荆王宇文元选定了治所建城之地。

    那便是本州岛东部的星汉平原。

    后世倭国的都城就是设在这里。

    荆王,新任总管张须陀,刺史尹东臣。

    待朝廷派遣的工匠抵达后。

    便可着手进行治所城池以及王府、部衙建设事宜。

    他们也在等移民,以及朝廷任命的各级官员到来。

    得先把地方官府的架构搭建起来。

    才能有效地推行政令,开展治理。

    李靖,杨素,尉迟顺,鱼俱罗,麦铁杖几人。

    则率军在不停地往港口押送倭人。

    先把青壮年役力送到运河工地。

    再迁妇孺。

    至于那些老弱且不愿离开者,可以留下。

    得其一国之地及财富。

    给一口饭吃,直至终老也不是不可以。

    主要是这些人就算留下,也不会对朝廷的统辖带来任何威胁。

    而且,很快就会老死,病死。

    只需挖个坑一埋。

    尘归尘,土归土,一了百了!

    石见银山。

    经过半年的前期准备。

    已经探明数条矿脉,并确定了三处矿口。

    年后便正式开矿了。

    有关银矿的筛选,冶炼,提纯等配套设施也已完工。

    针对白银提纯,宇文衍给了记忆中的“灰吹法”。

    “灰吹法”主要利用银铅互熔,使银溶于铅中。

    铅熔化后,将烧结的矿石团置入。

    利用铅银互熔且熔点、沸点以及元素活跃性的不同。

    通过加热升温,让矿石团中的铅熔融氧化下沉形成氧化铅。

    而后降温。

    使之冷凝成得到粗制银,和可以进一步提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