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翔图书

字:
关灯 护眼
蓝翔图书 > 射雕:师兄走了,我只好天下无敌 > 第678章 传授赵扩九阴真经

第678章 传授赵扩九阴真经(1/2)

    天山绝境之内,赵扩正蹲在溪边,好奇地看着水中几尾通体晶莹如玉的小鱼游弋。忽然,身前光影微动,韩牧已悄然无声地出现在他面前。

    “师父!你回来了!”赵扩连忙起身。

    “事已办妥。灵鹫宫掌门林青霜每月会亲送食粮至谷口。你好生在此修行,莫负光阴,亦莫负……这番机缘。”韩牧看着自己的弟子,语气平缓却深长。

    赵扩肃然应道:“是!弟子定当勤修不辍!”

    韩牧又以神识探查了赵扩丹田和经脉,对于赵扩两年修炼的进度,韩牧也只得心中叹了叹气。

    “走之前,为师再传你一门高深内功心法吧!”

    赵扩脸上浮现出一道期待之色。

    晨曦微露,天山绝境峡谷内氤氲的寒气尚未散尽。韩牧一袭青衫立于嶙峋怪石之间,望着正在吐纳练功的赵扩。

    三日来,这位曾经的九五之尊已然褪去了龙袍的桎梏,眉宇间竟隐隐透出几分道家清气。

    “你且将全真心法先运转一周天。”韩牧声音不高,却在峡谷中激起清越回音。

    赵扩依言盘膝而坐,双手结印。但见他周身气息流转,虽不算精纯,却也中正平和。韩牧凝神细观,但见赵扩丹田之气如溪流潺潺,虽无磅礴之势,却也得全真功法之醇厚。

    三流境界——这在武林中不过堪堪入门,尤其是对于韩牧而言,就是同样修炼全真心法的杨康,虽然只有十岁不到,后学于赵扩,如今内功深厚程度也比赵扩强,韩牧有些想不明白,宋太祖赵匡胤至少也是一代宗师级别的武林高手,可他的后代居然没能继承他的一丝武学天赋。

    “止。”韩牧忽然出声,他实在是看不下赵扩如今的进展程度,韩牧袖袍轻拂间,一道温润内力隔空渡入赵扩丹田,“你且细细感受这番变化。”

    赵扩浑身一震,只觉一股暖流自百汇穴贯入,原本滞涩的经脉顿时畅通无阻。全真心法运转速度陡然加快,周身三尺内竟有微风旋动。

    “这便是先天功的妙处。”韩牧负手而立,“然外力终非正道。你资质虽平,但胜在心性沉稳,只要长期坚持,于我道家功夫或许别有悟性。”

    说着,韩牧眸光微沉。他脑海中闪过数门绝世神功:天长地久长春不老功玄奥莫测,易筋经需洗髓伐骨,九阳神功刚猛无俦——这些武功若强加于赵扩之身,只怕反会损其根基。唯有那部源自万寿道藏的九阴真经,其道家玄门要旨与全真心法一脉相承,最是相宜。

    “你且记住,武学之道,譬如登山。”韩牧忽然开口,声音在峡谷中悠悠回荡,“全真心法就像是你登山的拐杖,如今你既已站稳,便该见识更高处的风光了。”

    赵扩睁开双眼,目光澄澈:“还请老师指点。”

    韩牧颔首,袖中手指轻弹,一枚松针倏忽射向十丈外的瀑布。但见那松针穿透水幕,竟在岩壁上刻下一个清晰的“道”字。

    “此乃以柔克刚之理。”韩牧道,“今日,我便传你一门九阴真经心法,此门武学正合道家至理。乃是昔年黄裳阅遍万寿道藏,悟出此功,其要旨在于'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

    接下来的三个时辰,韩牧将九阴真经第一重口诀细细剖析。

    从“五心向天”的吐纳姿势,到“气沉涌泉”的运功窍门,每一处关窍都讲解得深入浅出。有时见赵扩面露困惑,便以指代笔,在沙地上画出经脉运行图;有时又引动峡谷中的飞泉流雾,演示气机流转之妙。

    至日头偏西,赵扩终于将八百余字的口诀尽数记下。韩牧忽伸右手按在他灵台穴上,一股精纯无比的先天真气度入其中。

    “随我真气引导,不可强求。”韩牧声音凝重,“九阴真气至阴至柔,须得如云烟般自然流转。”

    赵扩但觉一股清凉之气自督脉升起,循着方才所记的路线缓缓运行。所过之处,经脉如久旱逢甘霖,说不出的舒坦畅快。

    不知不觉间,周身三尺内竟凝结出淡淡白霜,显然已初窥九阴真经的门径。

    如此三日转瞬即逝。峡谷中晨昏交替,韩牧始终守在赵扩身旁,不时出言指点关窍。到第三日破晓时分,赵扩周身忽然白气蒸腾,头顶百汇穴冲出一道三寸清气,久久不散。

    “终于练成第一重心法了。”韩牧露出欣慰之色,“九阴第一重已然练成。此后的五重境界,须得你自己循序渐进地修炼了。……

    赵扩缓缓收功,睁眼时眸光清亮如泉:“老师传功之恩,赵扩今生没齿难忘。”

    韩牧望向峡谷出口方向,神色渐凝:“对了,临安城如今暗流汹涌,韩侂胄和辛弃疾两人恐怕独木难支,如今朝廷寻不到你踪迹,我还需得尽快回去主持大局。"

    赵沉默片刻,忽然走到溪边一方平整巨石前。只见他并指如笔,以九阴真气透指而出,竟在石面上刻起字来。石屑纷飞间,一行行遒劲楷书渐次显现:

    “朕绍膺骏命,统御寰宇十有八年。今悟天道玄妙,愿弃九五尊位,潜心修道。特传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