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将堂屋那琴匣取来。”姜念吩咐道,又特意添了句,“小心着些。”
很快,香菱、抱琴抬着个琴匣进来。那匣子通体乌亮,四角包着错金云纹,正面阴刻“九霄环佩”四个篆字,笔力浑厚如龙蛇盘踞。
元春一见,便知这琴匣也不是凡物,指尖刚触到匣盖,又缩了回来,竟有些近乡情怯的意味。
“打开瞧瞧。”姜念轻声道。
元春深吸一口气,掀起匣盖——但见一张古琴静卧其中,琴身通体漆黑如墨,泛出幽紫色的光泽,断纹如梅花绽雪,岳山处嵌着块温润白玉。
她忍不住轻抚琴弦,音色苍古松透,非同凡响。
“这果真是唐琴!”元春声音发颤。
姜念点头:“唐代雷琴,传世千年。”
正赏玩间,元春忽想起什么:“那邢姑娘……大爷意欲如何安置?”
邢岫烟已向元春说过她的情况,只是没好意思说姜念要让她寄居在姜家。
姜念将琴匣轻轻合上:“荣府大太太的为人,你比我清楚。”他目光扫了一眼元春,“邢姑娘若被她收养,怕是没好日子过的,我意欲让她寄居在咱们家。”
元春抿了抿唇,她何尝不知邢夫人的为人?她甚至能预想到,若邢岫烟被邢夫人收养,非但要受苛待,且待邢岫烟年纪大了些,其婚姻大事或会被邢夫人用来谋利,甚至可能被那贾赦盯上……
元春的指尖无意识地在琴匣上画着圈,看着姜念道:“既是大爷发话了,那便如此安置她。只是,此事倒是要与荣府的大太太招呼才好。”
姜念点头:“你明日遣人去荣府,请大太太后日来咱们家中做客。”
他可不会为了这种事主动去荣国府见贾赦、邢夫人,让邢夫人来姜家跟他谈吧!
元春沉吟道:“若单请大太太,不请我……我母亲,似也不妥。”
姜念微笑:“那便将二人都请来,也将老太太一并请来。说起来,老太太还从未来过咱们这里,也算你尽一尽孝心。”
他故意加重了“咱们”二字。
元春神色不由黯淡下来,道:“荣府近日不好……”
姜念道:“因王家之事?”
元春微微颔首。
姜念道:“王家之事,我业已有所了解,你与我详细说说。”
当即,元春将王家之事详细说了一番,包括了王夫人、王熙凤之事。
姜念听完,心里暗道:“因我的出现,这个红楼世界的王家竟这般早就完了!连王熙凤都这般早被贾琏休了!”
回过神来,姜念对元春道:“虽如此,咱们还是请她们来,她们若不愿来,便罢了。”
元春点了点头,其实,她早想请贾母过来,一则怕贾母不愿来,二则怕姜念不喜。若此番贾母、王夫人都愿来,她自是欢喜。
姜念又道:“这样罢,明日我与你一块儿去荣府,我拜见岳丈,你亲自请老太太与二位太太。”
元春眼睛一亮:“谢大爷。”
……
……
元春离开书房后,姜念命香菱去传唤薛宝钗。
西厢房里,薛宝钗正对镜理妆,心中正期待着姜念的传唤。玻璃镜中的人儿穿着杏黄绣花袄裙,发间一根金簪,耳坠上还挂着珍珠。
姜念不在家的三个多月,她几乎不精心打扮了,今日则精心打扮了一番。
见香菱进来,薛宝钗忙从梳妆台前站起。
“姨奶奶,大爷请你过去呢。”香菱抿嘴笑道。
薛宝钗心里一喜,却强自镇定地“嗯”了一声。
当即,薛宝钗携着莺儿行至正房,来到书房门口,却忽觉掌心汗湿。
她驻足整了整衣襟,才独自迈进书房。一抬眼,便见姜念负手立在窗边,窗口斜射的阳光将他的侧脸镀了层金边,三个多月不见,他下颌的线条似愈发坚毅,他转头看向她的眼睛则似愈发深邃。
“给大爷请安!”
薛宝钗恭敬行了个万福礼,喉头却莫名发哽。
她素来端庄自持,今日在众人前迎候时不曾失态,此刻与姜念独处,反倒鼻尖一酸。忙低头掩饰,一滴泪却已砸在青砖地上,溅起微尘。
姜念先坐了下来,然后对薛宝钗微微一笑,柔声道:“坐下说话。”
薛宝钗斜签着身子坐下,姿态既守礼又不失温婉。
姜念率先道:“今日我回京面圣,特恳请圣上授予薛家皇商。”
话至此戛然而止,他故意端起茶盏啜饮。
薛宝钗眼睛一亮,绞着帕子的手指骤然收紧,见姜念故意卖关子,她强忍了一会子,终是忍不住问道:“圣上……可允了?”
姜念放下茶盏,瓷器与木案相触,发出清脆的“咔”声,微笑道:“恭喜,你薛家重为皇商了!”
薛宝钗不禁发怔起来。
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