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翔图书

字:
关灯 护眼
蓝翔图书 > 红楼帝业 > 第106章 雷雨与金钗

第106章 雷雨与金钗(2/3)

 香菱一听说到了诗,登时来了兴趣,忙不迭问到:“大爷可有记下的么?念给我听听。”

    姜念便念了起来:“‘雷声忽送千峰雨,花气浑如百和香’,这是老杜的;‘雷车动地电火明,急雨遂作盆盎倾’,这是陆放翁的;‘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这是苏东坡的。”

    “大爷真真是才华横溢,记性也真真好呢!”香菱听得痴了,双眸发亮,似连害怕也忘了,喃喃道,“怪道古人说书中自有颜如玉,原来雷雨里也藏着锦绣诗句。”

    两人正说话间,忽听得西厢房那边“吱呀”一声响,但见薛宝钗、莺儿由西厢房内走出,立在了门口檐下。

    适才这对主仆正站在西厢房窗后看雷雨,忽然发现正房堂屋的门打开了,发现姜念、香菱走到了正房门口的檐下。薛宝钗略一犹豫,便情不自禁开门走出,想在这雷雨之夜与她的大爷说上几句话儿。

    此刻,站在正房门口檐下的姜念,沿着穿廊朝着薛宝钗走去,香菱忙缩着脖子紧跟上了他的脚步。

    薛宝钗、莺儿待到姜念走近,不约而同对姜念行了万福礼。

    礼毕,薛宝钗抬眸凝视着比自己高了足足一头的姜念,柔声道:“这般泼天雷雨,大爷不在书房里待着,怎立到屋外头了?”

    话音刚落,恰有电光劈下,照见她颊边微红。

    “正与香菱一起赏这雷雨呢。”姜念道,又反问起来,“你呢?怎忽然开门走出来了?莫不是心中害怕,想找我陪一陪你,给你壮壮胆?”

    薛宝钗闻言垂眸,手指绞着杏黄手帕。

    莺儿脱口道:“姑娘原与我在窗内看着雷雨,忽见大爷出来了,便……”

    话未说完,薛宝钗轻咳一声,莺儿立时噤声。

    姜念淡淡一笑,已听明白了,薛宝钗是见他出了门,才跟着出门的。

    姜念笑道:“适才香菱吓得钻进了我的书房,说雷公电母闹得凶,她一个人待在卧房怪怕的,怕鬼捉了她去。”

    莺儿听到这话儿,不禁噗嗤一笑,薛宝钗的俏脸上也绽放出了笑意。

    香菱笑道:“大爷休要冤枉我!我不过说雷公电母闹得凶,一个人待在卧房怪怕的,可我没说怕鬼捉了我去,我何曾提过半个'鬼'字了?这话儿原是大爷说来吓唬我的。这会子我倒要请薛姑娘评评理呢,我本就怪怕的了,你还这般吓唬我,此时又来冤枉我!”

    莺儿见状,又噗嗤一笑,薛宝钗则用手帕子掩口轻笑。

    香菱好奇之下对薛宝钗问道:“姑娘与莺儿两个待在西厢房,就不怕这般唬人的雷公电母么?”

    薛宝钗看了眼莺儿,莺儿会意,知道薛宝钗让她回答香菱的这个问题。于是,莺儿微笑着说道:“我是怕的,姑娘则不怕。”

    香菱轻轻拍手道:“姑娘胆大呢!”

    香菱这话儿本意是称赞薛宝钗,然薛宝钗心思细腻,在薛宝钗想来,“胆大”这种话儿被姜念当面听着,可未必是好话了。一个姑娘家的,且已许为姜念的妾室了,胆大或会令姜念不喜。

    姜念此刻可不会去在意这种事,他看向了夜空中的雷雨,也不知想到了什么,神色竟变得有点严肃起来。

    香菱却没发现他神色的转变,像献宝似的,扯着薛宝钗的衣袖道:“姑娘不晓得,适才大爷竟念了几句写雷雨的诗句呢,大爷真真是才华横溢的,记性也真真是好的!”

    薛宝钗也没发现姜念神色的转变,眼波流转,笑向姜念问道:“哦?不知大爷念的是哪几句诗?”

    姜念将目光由夜空收回,转而望着檐角飞瀑似的雨帘,忽转话头道:“适才我还有诗兴的,现在却没了,诗兴倒像是教这雨浇灭了。这雨下得也忒大了,可别连续下大雨才好。物极必反,夏季里,若连续下大雨,就容易造成水灾了。”

    听到这话,香菱登时不敢说笑了,低头噤声起来。

    莺儿轻轻咬了咬唇瓣,用手轻轻绞了绞帕子,觉得姜念这话儿有点子扫兴,好端端的忽然说啥水灾,倒是让氛围忽然变得凝重起来了。

    薛宝钗却是心头一震,但见姜念立在檐下望着檐角飞瀑似的雨帘,月白杭绸衫子似被雨气浸得有点子湿,微微蹙着眉头,倒比平日更添了三分威严。

    她非但不以为姜念忽然提及水灾扫兴,反而心内赞赏,看向姜念的目光都不禁变得温柔了起来,心中暗叹:“多少膏粱子弟只知风月,他却能见微知著,虑及隐患,这才是……真正的爷!”

    思及此处,她的耳根蓦地有点发烫了。

    此刻,姜念望着大雨倾盆,心里悄悄想着:“如果我没记错的话,前世雍正元年的夏天,直隶省就发生了严重的水灾!而这个世界的泰顺元年就类似于前世的雍正元年,如此看来,直隶省多半要发生严重水灾了!”

    正恍惚间,天际“刺啦啦”撕开一道粗长的银蛇,照得满院森白。

    香菱“呀”地惊叫,忙缩到了姜念身后。

    莺儿也忙躲到了薛宝钗背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