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翔图书

字:
关灯 护眼
蓝翔图书 > 红楼帝业 > 第103章 姜念献策官仓

第103章 姜念献策官仓(2/3)

五的三等侍卫,且是蒙皇太后指婚与荣国府联姻的人。

    况且,姜念胸中立功之策不胜枚举。别的不说,单单工部这块,他就有好几种计策可以立功。

    前世的丰富学识和今生的超群记性相结合的能量是惊人的……

    前番献策清查亏空,及此番献策官仓,都不过是其计策之一隅,未来他会不断用计策立功,助自己步步高升。

    ……

    ……

    翌日早晨,贾政便将姜念的通州漕运仓和神京城内仓的改进方案,呈到了工部尚书于先复面前。

    于先复仔细看了方案后,有些相信这方案能达到姜念预计中的效果,自然就重视起来。

    这日上午,于先复便召集了数名精通官仓设计建造之人,共聚一堂,详加商讨。

    下午,当忠怡亲王来工部衙门巡视,于先复将方案呈给了忠怡亲王。

    又翌日的上午,忠怡亲王在畅春园澹宁居觐见泰顺帝时,将方案呈到了泰顺帝面前,微笑着说道:“臣弟此处有一份通州漕运仓与神京城内仓改进之方案,请圣上过目。”

    泰顺帝问道:“此方案乃何人所筹?”

    忠怡亲王却卖起了关子,笑道:“圣上且先过目,待您阅毕,臣弟再与您细说。”

    敢这般与泰顺帝说话的人屈指可数,忠怡亲王便是其中之一。

    泰顺帝不禁莞尔:“莫非此事有何特殊之处?你竟与朕卖关子?”

    说完,他接过了方案,凝神细阅了起来……

    方案主要有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改进通州漕运仓,第二部分是改进神京城内仓。

    通州漕运仓,地处北运河畔,地下水位高(距地表不足2米),夏季湿度很高,冬季河面结冰导致冷凝结露。

    鉴于此,姜念对通州漕运仓进行以下改进:

    架空系统:采用“三合土墩+柞木地板”。三合土墩用三合土(石灰:砂:黏土=1:2:4)内嵌运河鹅卵石;柞木地板涂桐油+明矾溶液。

    通风系统:采用“苇席卷筒+石灰砂浆加固”。内层为芦苇席浸桐油卷成筒状,接缝用马尾绳缝合;外层为石灰砂浆(掺糯米汁),每三尺加竹篾箍一道。布局为,每廒设南北向风道六组,利用运河气流形成负压通风。

    防潮系统:底层泼灰打底(生石灰水化层),快速硬化防返潮;中层铜网夹炭灰(炭灰:石灰=3:1),防火防鼠+吸湿;表层为柞木地板+铁梨木护边,抗磨损。

    神京城内仓与通州漕运仓有所不同。

    神京城内仓,位于城区高地,地下水位较深(3-5米),但冬季采暖导致仓内外温差大,易产生冷凝水。

    架空系统:采用“夯土台基+青砖表层”。夯土台基由黏土+碎蚬壳+石灰分层夯筑;表层为停泥青砖磨砖对缝立砌,灰浆勾缝。

    通风系统:采用“子母陶管直风道”。主管道为直径10cm直通陶管,分支管道为直径5cm陶管,斜插主管,形成扰流降速,主管入口加铜丝网进行过滤。

    防潮系统:底层蚬壳粗掺夯土,吸潮+碱性抑菌;中层双层苇席夹炭灰,吸附冷凝水;表层青砖立砌灌浆,抗压防渗。

    姜念在设计此套方案时,心思缜密,还顾及了材料供应之便。方案中所列材料,皆因地制宜,且力求节省成本。

    此外,姜念还在方案中提出了“验粮匣”之策,即,在改进仓与旧仓中各置杉木验粮匣(内衬锡箔,匣盖开观察孔),每匣贮米千粒,火漆封印,进行比样。

    此法可直观感受改进后的效果。

    泰顺帝对官仓设计不甚精通,方案中诸多细节令其略感晦涩,不过有一点却令其心生期待,那便是方案中预测的改进效果!

    他抬头凝视着忠怡亲王,问道:“若依此方案改进,通州漕运仓之储粮损耗,真可由三成降至一成五以下?神京城内仓之储粮损耗,真可由二成五降至一成以下?且皆可延仓之寿命?”

    忠怡亲王微微一笑,答道:“于先复已与数名精通官仓设计建造之人,详加探讨此方案,皆以为若依此改进,必能大幅降低储粮损耗。然能否达至方案所预测之效,尚须待改进后方可知晓。”

    泰顺帝眉梢微扬,眸中闪过喜色,又问道:“此改进之策,乃何人所筹?”

    忠怡亲王依旧含笑,答道:“此策乃工部营缮清吏司员外郎贾政呈予于先复。”

    泰顺帝眉峰微蹙,诧异道:“荣国府的贾政?他竟有此等韬略?”

    忠怡亲王笑意更深,缓缓道:“实则此策非贾政所筹,乃他人所筹,托贾政呈上。”

    泰顺帝不禁轻哼一声,佯怒道:“你莫再卖关子,究竟是何人所为?”

    忠怡亲王这才收起笑意,神色肃然,叹道:“易哥儿!”

    泰顺帝双目骤然睁大,惊道:“易儿?”

    忠怡亲王微微颔首,唇角再度泛起笑意,道:“四哥可是不信此改进之策乃易哥儿所筹?”

    泰顺帝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