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翔图书

字:
关灯 护眼
蓝翔图书 > 贬我去破厂,转头我扶摇直上 > 第339章 串联

第339章 串联(1/2)

    “书记,我来了。”

    “把这篇文章传给燕京李书记那里,李书记的秘书张宏你也有他的电话,你们做好沟通就行。”

    陈平波把写好的草稿给于延景。

    现在离大会的闭幕也没多久时间了,现在趁着大家都在,赶紧把水再搅动起来。

    按照省委书记李信的说法,现在地方上的人都在等着契机,然后再搅动风云。

    现在就凭个人威望,没有做党内统一思想,就想让大家伸出脖子等放血,哪有这样的好事!

    而且现在国家的财政转向利好,经济面持续向好,以前是中央困难,实在要救它一救,现在可不是当初的局面了。

    加上中间陈平波为了打击国际派,写了好几篇打击西方灯塔的文章,不少人已经逐渐醒过来了。

    从行动上就可以看出来,派去留学的人明显的减少,以及对文科出国留学的扶持直接断崖式下降。

    毕竟大家能进入体制内都不是太傻,大多数人都还是学习过辩证法的,基本的认知就在那里。

    实际上很多学者也是对西方派的学说嗤之以鼻,后世很有名的温劲旅教授,就是很有自己的独特见解。

    不过他自己也曾经留学过,现在已经脱离他原来的轨迹,被陈平波推荐到体改委上班了。

    最主要还是不少副主任都读过他的报告之后,觉得很不错。

    他平调级别,调任宏观调控体制司任副司长,级别和现在的陈平波一样,但是手中的权力那是天差地别。

    “书记,这是陈平波传过来的文章。”

    文章张宏自己就看过几眼,说实在话,他真的写不出来,或者说不会朝这个方向去延伸去写。

    文章的标题是,《我们是否需要再次回到明清的县令承包制》

    过去明清的县令,手底下有什么东西?有县丞、主簿、巡检、驿丞。

    其他都是不在朝廷供养体系的官员,属于胥吏,那都是要县令去养的。

    县令一年的俸禄才多少钱?所以他们的需要去搜刮当地百姓税收。

    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不能跟随旧社会时代看齐,把地方的财政余财搜刮一空,地方政府如何维系庞大财务支出。

    我们现在要养的干部不是旧社会时代的所能比拟的,地方上吃财政饭的人员更多。

    仅仅维系地方上的人员就让地方财政苦不堪言,要发展经济的钱从何而来?

    我看过晚清地方县令杜凤治的日记,明清时代对牙行过户房子收税奇高,而地方上的百姓干脆就直接不交税负。

    形成了地方上跟朝廷对着干的局面,最后,地方官一旦即将离任,就大肆低价签过户文书,捞取最后一道钱。

    我们不能重蹈前面历史的覆辙。

    后面又扒拉一大堆都是地方上的艰难,要中央不要一味的雁过拔毛,也要给地方上留下一定的发展财富。

    李信看惯了在本朝叙事的文章,再看陈平波直接跳跃到明清叙事的文章,确实有些新颖。

    不过陈平波这种满篇大嘲讽,怪不得他不愿意自己去干,这真的是直接指着上边,你们这样干迟早药丸。

    “这个文章你看了没有?”

    对着一旁的张宏说道。

    “我接手的时候瞄了几眼没看全,不过陈平波确实真是大胆,敢这么直接讽刺。

    直接对比封建王朝,这不是指着和尚骂秃驴嘛”

    说完,两人都直接笑了。

    “不过啊,写的还行,水平比起以前是下降了,但是讽刺水平还是没有落下。

    你去找个人,让他去发到大报上,最好还是明天就见报。

    我们现在要趁着这段时间趁热打铁,要是过来这段风声啊,我们就难了。

    现在各地的代表都在这,他们大部分人都对自己的家乡争取利益,不可能就视而不见。

    我们不要小看现在的代表,他们也是很大的一股力量。

    再加上我们地方上的人,至少也要拉下5个点来。

    7/3也是不错的,至少比以前多了,能多干不少的事情了。”

    最好还是一边一半最好,地方上没有水源,就会自己乱搞来扩充自己的来钱道路。

    另一位面的地产崩盘,就出现地方为水源到处乱罚款,出售各种权益来收拢资金。

    本质上还是财税分配不均的结果。

    “行,我马上就去办,要不书记,那些省份的人也都还在蓄力。

    要不我们成人之美,也分享一下自己的成果,大家一起也更有声势。”

    张宏现在也是全盘都参与,根本不可能洗干净自己的脚,所以也自己尽心尽力的想怎么出招。

    “不错,聚集众人的智慧才是长远之道,你办法挺好。

    你跟各地的秘书也要多做沟通,互取长处。”

    地方上平常对于大型项目和投资商,大家都是争的面红耳赤,现在对于分钱的议题上,大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