嘴上的攻击力惊人,官员们都有些忌惮。
就在这时。
殷正茂、三法司的三大主官、王锡爵都来到了票拟司,愿与沈念站在一起对抗那些轻惩者。
片刻后。
翰林侍讲学士申时行也来到了票拟司,表示支持沈念。
他的到来让众人都感到意外。
申时行的“不粘锅”能力练得出神入化,自那道票拟后,基本就没有发过声。
他也有说不出的苦衷。
在沈念高调宣称要与一众“谀臣”在票拟司论辩后,翰林院的王家屏、王锡爵、赵用贤、王祖嫡等人都要跑来支持沈念。
这些人一去,翰林院将空一大半。
不仅导致馆事无人做,还显得他这个“掌翰林院事”的侍读学士被架空了。
于是,申时行便拦住他们,自己作为代表,出现在了票拟司。
他虽遇事爱打太极,但还是顾大局,知轻重,愿意为翰林院做些牺牲的。
……
这时。
李太后寝宫,慈宁宫内。
李太后、小万历、冯保都黑着脸。
冯保知晓“戚继光快要走到通政使司时看到沈念的奏疏又回去”后,简直气炸了!
他先用苦肉计,又说服戚继光,还使得一些科道言官以他的想法言事。
层层布局,本以为将达成目的。
待戚继光呈递上妥协奏疏,小万历趁热打铁,宣布剥夺武清伯爵位,贬为庶民,此事就算过去了。
殷正茂与三法司的主官自有吕调阳与马自强去说服。
哪曾想。
一向为小万历考虑,一向不冲动做事的沈念,竟写了这样一道将矛盾再次激化的奏疏。
真要让这群人在票拟司论辩起来,有可能发生导致死人的群殴事件。
到那时,就更难以把控了!
这一刻,小万历面带沮丧。
他也不怪沈念,他觉得沈念如此做是在践行臣子本分,也符合沈念日讲时向他讲的内容。
但“大义灭亲”这四个字切切实实地砸在他的脑袋上,他还是不想大义灭亲。
此刻,已无人再为他出主意。
李太后阴沉着脸。
朝堂百官,除了张居正,她皆不忌惮,但此刻却有些忌惮沈念。
因为沈念将一众官员串联了起来。
此刻,小万历不可能对这些人执行廷杖。
要真揍了这些人一顿,朝堂必然大乱。
李太后心里清楚。
朝堂没了张居正,殷正茂、沈念等人皆是朝堂不可或缺做实事的官员。
李太后想了想,道:“将这些硬骨头都召入文华殿,开一场闭门会议,咱们谈谈条件,若他们一丝都不妥协,我……我便向他们跪下!”
这一刻。
李太后眼含热泪,感觉自己受到了天大的委屈。
她看向小万历,心中喃喃道:若陛下成年亲政,我怎能被这些官员欺负到此等境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