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翔图书

字:
关灯 护眼
蓝翔图书 > 大明:历经六朝,终成大将军王! > 第492章 资本无国界,但国家可以掌控资本

第492章 资本无国界,但国家可以掌控资本(1/2)

    在原本的历史上。

    大明是和之前所有的朝代都不一样的特殊时代。

    从古到今,从来没有一个王朝,皇帝和替他管理王朝的官员之间的矛盾会有那么大。

    大明的皇帝从朱元璋开始,有一个规律,只要是想要有所作为的皇帝,都是名声不怎么好的皇帝,是杀文官杀的比较凶的皇帝。

    而只要是那些庸庸碌碌,没有什么大志向的皇帝,反而名声就会好很多。

    而这里面最底层的原因就是因为华夏发展到明朝,资本抬头已经非常明显,而大明从秦皇汉武以来,两千年时间,研究的都是如何集权。

    集权的王朝,碰上需要自由化的资本势力,也就是江南文官士绅势力,自然就水火不容,彼此看不顺眼了。

    西方之所以能够在近现代崛起,超越华夏,在蓝武看来,最根本的原因就是他们的历史根本就不够长,王朝不够集权。

    正因为不够集权,才给了资本坐大的空间,最后甚至灭掉了各自的皇室,成立了所谓的民主政府。

    这所谓的民主政府,说白了,就是各大资本家,或者说大地主控制的政府而已。

    而近现代的世界,因为科学技术的发展,整个世界都在从小农经济向着市场经济转换。

    换句话来说,就是那种自给自足的王朝模式,已经无法和那种以商业为根基的市场经济模式相提并论了。

    这也是资本主义在西方能够得以发展的根本原因。

    但在蓝武看来,这样的资本政府,并不比集权的王朝先进多少,华夏之所以在近现代的发展中无法比得过西方。

    并不是因为集权王朝的原因,而是大明后期,取代他的并不是一个汉人王朝,而是满清,而满清本质上来说,乃是半封建半奴隶制社会。

    他们为了以少数人口奴役华夏,便反过来以华夏的集权政府来压制华夏底层的发展。

    这种压制包括了百姓的认知,以及资本主义的发展。

    这才是近现代华夏落后于世界的根本原因。

    若是最终取代大明的不是满清,而是一个汉人王朝,蓝武觉得,华夏绝对不会变成历史上那样积贫积弱的模样,最起码也应该是列强之一。

    实际上,大明在弘治朝开始就已经有人在想要把大明改造成类似于资本主义的社会制度了。

    这种思潮在朝堂上表现出来的就是内阁的权利不断被放大,甚至一度压制皇帝,那种垂拱而治的皇帝才会被文臣歌颂,而那些想要获得一定权柄的皇帝,则不是落水而死,就是各种意外频发。

    在地方上表现出来的形式就是王阳明的心学被无限推崇和异化。

    所谓心学就是心之所想,一切皆为理。

    用大白话翻译过来就是,你心里所想的,便是理。

    再翻译过来就是,别跟我谈什么礼法、规矩,老子天下第一。

    再翻译过来就是自由万岁。

    发展到最巅峰的时候,整个江南各种奇装异服,各种新奇穿搭,甚至男人穿女人衣服,女人不穿衣服的各种聚会层出不穷,乱象不断。

    这既是大明的文人阶层对压制了他们两千年的儒家文化的强烈反抗,同样也是对新的政治制度的不断探索。

    但也正是因为这样的理念太过深入人心,最终在满清入关南下的时候,南明才会无法把各方力量整合在一起,反而被满清各个击破。

    当然也有一部分原因是,南方的士大夫觉得,满清会变成另外一个元朝,在政治上不会对他们压制,给予他们相对宽松的政治环境。

    相比起汉人王朝,他们更喜欢这种异族蛮族的统治方式。

    只可惜满清不是元朝,大明没有在这一场思想、制度的洗礼中挣脱出来,脱胎换骨,走向辉煌,反而就此沉沦在了半封建半半奴隶化的统治中超过了三百年。

    其实明朝在张居正变法失败之后,朝廷的运行方式就有点类似于资本主义了。

    同样是两党对立,同样是各省地方权力极大,同样是自由主义,也就是被异化的心学盛行。

    但大明并没有在这样的政治制度下变好,反而因为党争和内耗快速糜烂,最终被满清这么一个野蛮但却武力强大的低等级文明征服。

    这不得不说是一个极大的讽刺。

    整个明末百年的历史其实变相的证明了一件事情,大明不适合资本主义制度。

    老祖宗的想法是正确的,士农工商,这一套社会阶层也是正确的。

    商人的社会地位的确不能超越前三者,因为商人或者说资本没有国家概念,让商人当政的国家最后绝对不会有什么好下场。

    但社会的发展,经济的发展,却又确实离不开商人,大明需要商人来让整个大明的百姓生活变得更好。

    而蓝武现在要做的事情,就是让朝廷来当这个最大的商人。

    只有朝廷掌握的资本足够多的时候,才能压制住那些掌握民间资本的商人。

    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