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桐会意:\"我去看看。\"
曹政从袖中掏出一块铜牌递给他:\"带上这个,若是遇到衙役或守军,亮牌即可。\"
周桐接过令牌,入手沉甸甸的,正面刻着\"红城县令令\"几个字,背面则是虎纹印信。他顺手塞进怀里,对老王道:\"走。\"
曹政还想派两个衙役跟着,周桐抬手制止:\"人多反而打草惊蛇。\"
曹政也不勉强,只是叮嘱道:\"小心些,若真撞见那两人,别硬拼,立刻发信号。\"
周桐点头,带着老王大步离开县衙。两人并肩走在红城熙攘的街道上,午后的阳光将两人的影子拉得很长。
\"就这两个地方?\"老王压低声音问道,眼睛仍警惕地扫视着四周。
周桐随手拨弄着路边摊上的糖人,漫不经心道:\"伤到小十三的人身手不凡,你觉得他们会乖乖躲在寻常地方?\"
老王皱眉:\"少爷的意思是...\"
\"越是显眼的地方,反而越安全。\"周桐拿起一个糖人,对着阳光端详,\"比如这糖人摊前,谁会注意一个看糖人的路人?\"
老王恍然大悟,正要说话,却被周桐抬手制止。只见周桐突然蹲下身,饶有兴致地看着糖人师傅的手艺:\"老师傅,这小人手里的棍子能做得再细些吗?\"
老王见状,只好也跟着蹲下,却仍忍不住东张西望。周桐瞥了他一眼,轻笑道:\"老王,放轻松些。你这样左顾右盼的,倒像是做贼的。\"
\"少爷,我们不是来找人的吗?\"老王压低声音,一脸困惑。
周桐付了铜钱,接过糖人咬了一口:\"有些东西啊,你不刻意寻找,它自己会蹦出来。\"他站起身,拍了拍老王的肩膀,\"走,带你去尝尝城南的杏仁茶。\"
两人一路闲逛,不知不觉已到城西码头。远远就看见大批官差在盘查过往行人,吆喝声此起彼伏。
\"听说了吗?悬赏已经涨到一千两了!\"一个挑夫对同伴说道,\"曹县令震怒,说是死了四个追踪的官差...\"
老王摇头:\"一千两?这都够买几十亩良田了!\"
周桐眯眼望去,只见码头上乱作一团。不仅有官差,连商队的护卫、街头的棍夫都加入了搜寻。
但凡有人手臂带伤,立刻就会被团团围住。几个泼皮正押着一个瑟瑟发抖的老汉往官差那边走,那老汉的衣袖被扯得稀烂,露出干瘦的手臂。
\"算了算了。\"周桐摇头,\"这么多人,看都看不清了。\"
他招手叫来一辆马车,对车夫道:\"去城南的茶馆坐坐。\"
马车缓缓驶离喧嚣的码头,老王仍忍不住回头张望:\"少爷,就这么走了?\"
周桐靠在车厢上,闭目养神:\"急什么?让那些人先闹腾去。真正的鱼儿,这会儿怕是已经游到别处了。\"
马车在城南一家名为\"清心居\"的茶馆前停下。周桐抬头看了眼匾额,嘴角微扬:\"好名字。\"
掀开竹帘,茶香扑面而来。茶馆里坐满了歇脚的客人,三三两两围坐,议论声此起彼伏。
\"听说那贼人胆子忒大,连官仓都敢抢!\"
\"五百两赏银啊,够我下半辈子吃喝了!\"
\"早过时了,现在涨到六百两了!我二舅在衙门当差,说那俩歹徒还伤了官差...\"
一个满头大汗的壮汉挤进来,抹着汗道:\"八百两了!我刚从城东过来,听说那歹徒左臂受伤,手腕上还有个船锚刺青...\"
周桐挑了张靠窗的桌子坐下。老王刚要开口,一个机灵的小厮已提着铜壶过来:\"二位客官,用些什么茶?本店新到的雨前龙井...\"
\"来壶碧螺春。\"周桐随手放下一块碎银,\"小二哥,何时封的城?\"
小厮麻利地收下银子,边倒茶边道:\"一个时辰前就封啦!\"他压低声音,\"那歹徒胆子真大,连官差都敢伤...\"滚烫的茶水冲入青瓷杯中,腾起袅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