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翔图书

字:
关灯 护眼
蓝翔图书 > 没钱赛什么车? > 177 F1难度超乎认知

177 F1难度超乎认知(2/4)

   “北,适应赛车,就意味着你需要抓住窗口期。”

    适应赛车这种东西,很多时候就跟“车感”一样,普通人看来就是玄学概念。

    到底做到怎样的程度,才能算适应赛车?

    但对于职业车手,特别是F1这种级别的顶尖车手而言。

    适应赛车有着非常明确标准,那就是抓住车辆的窗口期。

    F1赛车之所以难开,就在于它极其“娇贵”。

    这个娇贵不仅仅指耐用性、稳定性等机械性能,还指它操控过程中的娇贵。

    就拿最简单的刹车来举例,刹车踩轻一点刹不住,踩重一点轮胎又锁死。

    刹车踏板踩到底的施压重力为100公斤的话,F1车手要做到在3号弯踩出56.7公斤的力度,5号弯踩出72.9公斤的力度。

    没错,就是这么离谱,精准到这种程度才能保证刚好快速刹到想要的速度,刹车盘又不会把轮毂给锁死。

    如果单单仅是控制难度变态的话,还达不到娇贵的程度。

    F1赛车特殊的碳纤维复合材料刹车盘,搭配碳陶卡钳这套组合,温度低了没有刹车力度,温度高了会瞬间磨损,同样降低刹车力度。

    车手需要极其精准的掌控这个平衡点,保证刹车盘能充分散热,又不至于凉的太厉害。

    然后再算上轮胎的最佳工况温度,确保不能过热跟过冷。

    种种苛刻条件组合在一起的最完美时期,就叫做赛车窗口期。

    往往排位赛的时候,车手会在这个窗口期玩命推极限!

    如何掌控这个窗口期,就得看车手去利用赛道进气口散热。

    后世周冠羽跟博塔斯在索伯车队时期,经常能从车队指令里面听到“松油滑行”。

    一方面是赛车速度不够,搭载的燃油偏少,需要用这种方式去通过赛后称重。

    另外一方面,则在于车辆某些设计缺陷,必须用滑行的方式来给刹车或者轮胎降温。

    不能再大开大合,一脚油门,一脚刹车的全速推进。

    奥德托说出这段话,某种程度上也是在告诉陈向北。

    现在已经不再是F3时期,F1比赛总赛程往往在六十圈左右。

    长距离行驶,更需要车手自行判断什么时候推进,什么时候保胎,抓住赛车最佳工况温度的窗口期。

    这个窗口期并不是一成不变,每辆赛车跟每条赛道都不同。

    这就是车手适应赛车的本质,远不止什么转向过度或者转向不足那么简单。

    为什么世界上最多也就二十四位正式F1车手,扣除付费跟各种户口本车手,真正能凭实力坐稳席位的也就十几个。

    原因就在这里,想要掌控F1赛车,真的太难太难了,超乎大多数人对于车辆的认知!

    “明白。”

    陈向北道理都懂,简单回应了一句,就把大拇指从通话键上面挪开。

    这个时候他不止要关注自己操控,还得时刻注意着温度、转向、抓地力的细微变化,抓住这辆赛车性能释放的巅峰窗口期。

    站在世界巅峰的F1车手,从来不是浪得虚名!

    赛车呼啸飞驰,维修通道的P房工程师们,同样在时刻关注着其他车队的速度变化。

    特别是几支有竞争力的车队,诸如法拉利这种老牌豪门,以及红牛这种新晋挑战者,更好奇今年F1扩编的新军队伍实力如何。

    特别是红牛领队霍纳,更是目光死死锁定监控屏幕。

    如果单论领队成绩来看,霍纳绝对称得上领队里面的TOP级别,甚至于可以竞争GOTA。

    没有进入F1领域之前,他就白手起家把一支叫做雅顿国际的车队,带到了F3000赛事的巅峰。

    然后05年在马尔科的引荐之下,面见了红牛老板马尔希茨,正式担任这支“新军”队伍的领队。

    并且时年31岁的霍纳,还是F1史上最年轻的领队!

    年轻不是劣势,霍纳展现出他超凡的管理运营能力,同时还展现了非同寻常的挖墙脚能力。

    当年就通过车手库特哈德的关系,把迈凯轮传奇设计师纽维给挖了过来!

    从此红牛开启了变强之路,短短五年时间就一步步问鼎冠军车队,开启了维特尔的红牛王朝时代,霍纳也因此成为了F1史上最年轻的冠军领队。

    如果说布里亚托利在看人上非常精准,挖掘舒马赫跟阿隆索这两位天才车手,造就了他的传奇。

    那么霍纳相比较之下更为全面,堪称六边形战士领队。

    硬要说有什么短板,那就是没有花布的铁腕,压不住内部斗争。

    霍纳属于偏向于传统派管理形象,基本上不怎么整活,注重管理效率。

    今年几位新加入的F1车手数据,霍纳基本上都有过详细了解,他心中评判标准是霍肯博格排第一,陈向北第二,俄罗斯车手佩特洛夫末尾。

    只是现在陈向北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