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刻各大车队已经完全把注意力锁定在陈向北身上,勇气这种东西可以凭借运气去复制。
技术,就没有任何运气可言!
很快陈向北就用精湛的切线过弯,证明了自己不仅仅有勇气,更有技术。
斯帕赛道这两辈子,陈向北至少在赛车模拟器上面开过上万圈。
作为一条没有大改过的赛道,他已经把每处弯道的走线,给深深的刻在了脑海里面!
这个时代的很多欧洲赛道,陈向北都有一种“过江龙”去跟“地头蛇”比拼的感觉。
可是斯帕赛道,陈向北才是那条地头蛇!
当丝滑的走线展现出来,给人带来的是一种赛车操控的极致美感。
陈向北除了考虑到轮胎压力,没有再极限的去吃路肩之外,他已经拉满了在弯道中应该有的过弯技术。
从转播画面中见到这一幕的超梦团队成员,很多人嘴角已经忍不住浮现出淡淡的笑意。
陈向北几乎把赛车模拟器中的表现,一比一复刻到了现实中的赛道,看来他真的不打算给对手任何的希望!
13号赛车驶过终点,看台短暂的沉寂过后,就响起了如同雷鸣一般的掌声。
因为赛道转播大屏幕上面显示的数字,是2分04秒997。
这个圈速,打破了汉密尔顿F3的杆位纪录。
“oH mY God,中国车手北练习赛一圈破了杆位记录?”
“就算有F1车组进行调车,恐怕也没有这么夸张吧?”
“这就是中国天才车手的速度吗?”
震惊跟质疑充斥着赛道,观众们从陈向北前面长直道速度,以及过完的走线操控,隐约能预感到他的练习赛圈速会很快。
只是没想到能这么快!
要比号称历史级天才车手,二年级就拿到世界总冠军的汉密尔顿还快接近0.3秒。
就算这是辆“特调车”,也得车手有这个实力,才能去挑战赛道的极限。
很明显,这是特调不出来的速度,除非引擎功率都动了手脚。
“会不会是作弊了?”
很快一名观众就联想到了这方面的问题。
“这恐怕都不是F3赛车,完全能称之为F2.5!”
“FIA应该立马称重检查。”
“布朗GP车队就靠着三家风洞,造出来了火星车。现在中国车手北有着两支F1团队的技术资源,这对其他的车手不公平!”
当速度跟表现突破了一些人的认知,他们就将从其他方面找到质疑的理由。
统规赛车确实水很深,别说是这个时代,哪怕放在25年的F2赛事,同样查出来有车队在赛道底盘上面打洞作弊,去获取更好的气流通过调校数据。
至于赛车特调,同样能达到提升一个档次的效果。
米克舒马赫就不用多说了,直接拿了F2冠军。
其实还有另外一名车手,他的操作比米克舒马赫还过分,从F3赛事就开始特调车。
那便是拼爹胜出,有着“少爷”称号的马丁车手兰斯·斯托尔。
这小子从F3赛道跑第一年只拿到了第五名,很不服气的叫老爹动用人脉关系跟“钞能力”,从法拉利车队调来工程师进行特调。
结果第二年,就拿到了F3欧洲锦标赛的冠军。
并且斯托尔还借助这一成绩,直接跳级进入了F1,狂砸三千五百万美金加盟了威廉姆斯车队。
事实证明,有些时候汗水跟努力,真不如“拼爹”管用。
赛道上的陈向北,自然是听不到这些质疑跟争议。
就算是听到了,估计他也会一笑了之。
有资源不用才是傻子,自己身为中国车手,输在起跑线上的时候,怎么没听说过有欧洲观众认为不公平?
这个世界就没有绝对的公平,就如同陈向北上辈子没有赞助跟户口本,倒在了F1门槛一样。
曾经失去过的东西,陈向北会不择手段的拿回来。
谩骂跟争议,就是每一个方程式王者的必经之路!
“泽野,我这一圈进站换胎,同时进行重载油测试。”
通过车队语音,陈向北向泽野弘树传达了反馈。
赛车轻载油跟重载油,体现的不仅仅车重跟速度变化,还有对操控的影响。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正赛重载油的情况下,F3赛车能重出差不多五十公斤,就相当赛车上面多出来一名车手。
同样的弯道,多出来的这五十公斤,就肯定不可能像刚才轻载油这样去过弯。
比如说T1弯道,陈向北轻载油70米处才刹车,重载油可能90米处就得踩刹车,否则就会刹不住冲出弯道。
这就是为什么,排位赛圈速会比正赛快一截的原因。
“收到,技师团队已经做好准备。”
泽野弘树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