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实话,他一直觉得自己“凶名在外”,以往比赛对手很多时候会主动选择避让三分,今天这个中国新人却主动发起了挡车压制。
难道说拿了一个首站杆位,就认为自己天下无敌了吗?
愤怒跟战意充斥着马格努森的胸膛,他觉得要给这个中国小子一点教训,让他明白什么叫做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方程式领域,终究还是由欧洲车手统治!
没有丝毫犹豫,发车长直道马格努森就发动了进攻。
理论上雷诺方程式使用统规制式赛车,每台车的动力都是一模一样,两人都地板油的情况下,后车想要超越前车是不可能的事情,只有靠着弯道走线超车。
但事实上由于尾流真空区的存在,就导致两台相同动力赛车在长直道飞驰,后车的速度一定会比前车更快,从而可以利用“弹弓效应”抽头超车。
并且不仅仅是更快这一点,后车跟在尾流区域行驶,还能做到更省油跟省胎。
雷诺方程式只跑二十圈,再加上初级方程式车队成员,做不到F1赛事那样短短几秒内完成换胎。
为了节省高达几十秒的进站换胎时间,正常情况下车队跟车手都只会选择一套轮胎跑到底!
这就意味着雷诺方程式正赛,从比赛一开始就进入到保胎节奏,否则接近一个小时的比赛时间里面,轮胎磨损很有可能坚持不到跑完全程。
这也就是为什么,后世F2以下级别赛事,没有愿意跑在前面充当炮灰,都打着吃尾流保胎的算盘,等到赛事最后阶段利用轮胎抓地力优势完成超车。
陈向北别开生面的起步挡车,以及马格努森毫不受气展开进攻,让银石赛道上万名观众大呼过瘾。
没有谁喜欢看那种默契“开火车”的无聊赛事,观众们都希望看到精彩的超车跟车手之间的攻防战。
本以为这种场面至少要等到后半程才能见到,陈向北“搞事”提前带来了惊喜。
“wow,中国小子有点东西,至少在赛道上有股血性。”
“我还以为他会是一个软蛋,没想到敢挑衅马格努森。”
“虽然中国佬肯定会输,但比懦夫还是要强上一点。”
赛道观众也是纷纷议论起来,陈向北风评暂时有了些许回升,不像之前那样全是嘲讽跟谩骂。
“泽野前辈,向北君他在做什么?”
水谷翔看着赛道转播画面,完全不明白陈向北的意图。
这种起步直道压车没有实战意义,先不说后车能吃到尾流利用“弹弓效应”抽头。
哪怕就是压住了,也无非就是拉低了自己跟对手的车速,让其他对手渔翁得利。
按照比赛利益最大化的逻辑,陈向北应该尽可能的提速,抢占最佳入弯线!
“不知道。”
泽野弘树也没有看明白,转而看向奥德托问道:“领队,向北君他是不是有些不理智了?”
陈向北的行为,很像是情绪上头,压制马格努森仅仅为了证明自己的实力。
毕竟马格努森被誉为这一届雷诺欧洲杯最强的车手,陈向北拿到杆位依旧没有被外界认可,心里面当然不服气。
面对泽野弘树的询问,奥德托嘴角露出一抹笑容道:“不,北现在很理智,他是想要对手情绪失控!”
对手情绪失控?
泽野弘树没有明白奥德托的意思,他只能把目光放在屏幕上的转播画面。
赛道上马格努森面对陈向北的“挑衅”,当即予以强势反击,利用后车尾流效应打算抽头超车。
陈向北仿佛识破对手的意图,再度往外侧变道挡了下车。
见到陈向北这个连续变道挡车的举动,马格努森嘴角下意识流露出一抹笑意,这种“画龙”操作是自己最熟悉的套路。
用中国一句古话来形容,简直有种关公面前耍大刀的味道。
他当即反打向盘来到赛道中间,打算从另一侧抽头超车过去。
并且在弹弓效应的提速加持下,马格努森赛车前轮已经来到了陈向北后轮位置,中国新人想要再变道挡车都做不到,除非两车直接相撞。
不过一番攻防对抗下来,发车长直道已经跑完,两车来到了T1弯道面前。
准确来说,是三辆车来到了T1弯道!
马格努森这时候意外发现,自己跟陈向北交换了位置,直接来到了赛道中间,内侧马诺车队的科斯塔,不知不觉中已经追了上来抢占过弯线。
两车就这样把自己给夹在中间,可T1弯道的宽度,绝对不可能允许三辆赛车同时过弯。
这一瞬间,马格努森仿佛意识到了什么。
不仅仅是他,赛道内侧的科斯塔,同样发现了情况不对。
本来车队计划双车夹击陈向北,怎么现在变成了马格努森?
“马格努森,刹车避让,刹车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