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翔图书

字:
关灯 护眼
蓝翔图书 > 大唐混子生活 > 第419章 故意展示

第419章 故意展示(1/2)

    十艘渔船,每一艘船都装着三万斤左右的鱼获,而且大部分都已经处理好了,也就是说,这是去了内脏的重量。

    一天三十万斤收获,想想就吓人,就算渔场有五千多人,单单只是这收获,他们都认为值得。

    “就算不卖钱,当做粮食吃也好啊!”一人压低声音说道。

    “不错,一天三十万斤粮食,吃不完!根本吃不完。”裴律师右侧的人,点头附和道。

    裴律师也跟着点点头,三十万斤鱼肉,哪怕就当粗粮卖,也是一笔不小的收入,一天三十万斤,近千亩土地一季粮食的收成重量。有了这收获,谁还种地啊。

    当然!他们没有去问,平常时候是不是也有这个收获,自然也就不清楚,这个收获也不是每天都有的,只有运气非常好才行,正常情况,只有五分之一的收获。

    归心似箭!

    见到这种收获,不少人都没了继续巡视的心情,只想快点回到长安,不过来都来了,该看的地方还是要看。

    第二天,魏征一行人,沿着石沪分布海岸线,查看了一圈,确认了大致长度,随后直奔盐场。

    薛玖已经会合了魏征,他也没有阻止,只是笑呵呵的跟马周聊天。

    “还没恭喜你高升啊!”

    “我也还没恭喜你呢。”马周也笑得开心,对于薛玖,他是很感激的。

    “嘿嘿!你都两个娃了,我自然也得快点。”两人经常书信往来,自然知道马周是恭喜他快要做父亲了。

    听到孩子,马周笑得见牙不见眼,不过他也明白,前几年他们夫妻有安稳富裕的生活,全靠薛玖扶持,这才能心无牵挂的耕地播种。

    “你比我年轻多了,回头多生几个就是。”

    “这是怎么回事?怎么来如此多人?好家伙,六部都有。”薛玖问道。

    “有人眼红呗!”马周说着,讲解了一下朝堂的事情。

    “真是贼心不死啊!”薛玖瘪瘪嘴道。

    知道薛玖说的是谁,马周笑而不语。

    “薛长史,为何盐场没有人呢?”魏征好奇的问道。

    “如今天气冷了,出盐不多,而且营州不缺盐,所以就散了,明年再开工。”

    “哦哦!”

    这话有些气人,盐场居然因为不缺盐而停工,别人都是恨不得多弄一些卖钱。

    好吧,营州的盐太多,根本卖不完,如今只卖营州附近的地方,至于那些部落,已经换了能吃两年的回去。

    “开春之后,就会有一部分人过来,把盐田清理修整,五月底才全部上工,这会也不是没人,村子那边还得煮卤。”薛玖继续讲解道。

    远处炊烟袅袅,看样子确实有不少人居住。

    盐田晒盐很快,但是这些盐杂质多,还得全部融一遍,然后煮出来,这样的精盐没有苦味,而且很细,很白。

    晒盐快,煮盐怎么快也没有晒盐来得快,毕竟盐田很大很多。

    参观了煮盐,魏征一行人,又见到了库房中,堆积如山的粗盐,至于煮出来的细盐,很快就会运走,毕竟海边潮湿,放久了就会融化。

    知道这是有人眼红,薛玖干脆又带魏征他们,来到了酿酒作坊,参观了窖藏的白酒。

    “这是今年酿出来的酒,过一段时间,契丹人,奚人和靺褐人,就会用牲口来换。”薛玖介绍道。

    虽然没有见到如何酿制,但是地窖之中,密密麻麻的木桶,就表明里面有多少酒,不用算也知道,这又是一大笔收入。

    相比巨大的盐场,漫长的渔场,酿酒作坊这里,只是一片房子而已。

    “每年秋收之后开工,开春前结束,毕竟营州产出有限,不能大规模酿酒。”薛玖笑着说道。

    听了薛玖的话,不少人脸颊都抽动了起来,营州如果说产出都不好,这让其他地方怎么说。

    柳城的平原,全部是耕地,最多只能建村落,所有的作坊都在丘陵地带,薛玖又带魏征等人,来到造纸作坊。

    “这是造纸作坊!经过我们这里的工匠,反复实验,终于发明了,用麦秆造纸的技术。”

    本来还不知道,这是什么作坊,听了薛玖的解释,众人不由一愣,随即很是震惊的看向他,用麦秆造纸,这个技术可没有先例。

    麦秆最大的特点是啥?

    数量多,价格低,每个地方都有。

    有这几个特点,也就表明造出来的纸,价格不贵,数量不会少。

    “麦秆造出来的纸张怎么样?”魏征问道。

    “你们来得巧,第一批纸张刚出来不久,你们可以亲眼看。”

    薛玖带着众人来到库房,看着木架子上面,堆着厚厚的纸张,众人眼睛都瞪大了。

    让人取了一些下来,所有人都忍不住伸手去摸。

    薛玖也看过了,因为技术原因,这纸张略微有些泛黄,不过并不影响书写观看。

    “比贡纸要粗糙一些,没有那么密实。”魏征点点头说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