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翔图书

字:
关灯 护眼
蓝翔图书 > 大唐混子生活 > 第417章 营州见闻

第417章 营州见闻(1/2)

    修建工作很顺利,虽然有人受伤,问题却不严重,每个工地都配备了止血药,水库位置医者也有配备,有个头疼脑热也可以看病。

    魏征他们到达营州的时候,并没有通知薛玖他们,而是询问清楚之后,直奔水库工地。

    “你们是什么人?”魏征等人被巡逻的府兵拦下来了。

    每一处水库修建,都聚集了十多万人,薛玖怎么可能不重视,明着的巡逻,暗中观察的人都安排得有,就是为了防止有人生事。

    “这位是朝廷御史大夫,奉旨前来巡查营州。”一个护卫上前说道。

    “本官官印在此!”魏征拿出一方官印说道。

    “见过诸位上官!”巡逻府兵根本不敢查看官印,立即躬身行礼。

    “带我们去看看水库修建吧!”魏征淡淡的说道。

    “诺!”

    一行人跟着府兵,就向水库方向走去。

    “他们在做什么?”魏征指着路上抬石头的人询问。

    “回上官,那是修水渠的人,以后水库的水,会通过水渠放下来,然后流向各处。”

    “水渠全部用大石头修建吗?”户部郎中裴律师问道。

    “那是当然,主水渠深一米五到两米,支流深一米,然后再细分,只有流进地里的,是挖土渠。”

    “这个工程不小吧?”裴律师问道。

    “那是当然,据说最长的水渠长百里。两座水库的水渠,会环绕大半个柳城。”

    “这么大的工程,修得过来吗?”魏征问道。

    “这又不是一年就修完的,据说整个工程,要用三年时间才能完工。”

    “你怎么知道如此清楚?”马周询问道。

    “这事官府有公告,还有图,不止是我,所有人都清楚。”府兵解释道。

    “原来如此,百姓可有不满的?”魏征摸着胡须问道。

    “怎么会不满?这是为了灌溉土地,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子子孙孙都能受益的事情。”府兵惊异的看了一眼魏征问道。

    魏征等人没有再问府兵,而是来到工地。

    “这些百姓见到我们,居然一点都不惊奇,也没有害怕。”裴律师好奇的说道。

    “这有啥好惊讶的,我们都督,长史,营州所有官吏,都会到各处巡视,大家都见惯了。”府兵插嘴说道。

    百姓还是好奇的,只不过并没有害怕,只是看了看他们,依旧忙着手里的活。

    “老丈请了!”魏征对一个老者行礼道。

    “贵人有礼了!”

    “你们干活,生活如何?官府给吃饱吗?”魏征问道。

    “当然能吃饱!官府有告示,每顿饭吃饱,只要不往家里带就行。”老者回答道。

    “不但能吃饱,每顿饭都有鱼肉鱼汤,比家里还吃得好!”旁边一人笑着接话道。

    “是啊!如果发点工钱,做一辈子都愿意。”另外一人也笑着帮腔。

    “几位贵人不是营州的吧?”老者问道。

    “是的,老丈你怎么知道?”魏征问道。

    “很简单,官府早就出了告示,各村在哪里干活,每天生活标准,都说得清清楚楚的。”老者解释道。

    “哦哦!”

    “老丈,看你年龄应该六十多了吧?怎么也来干活?”裴律师问道。

    “官府要求五十以下的人来,不过老朽懂点技术,就自告奋勇来了?”

    虽然已经知道答案,裴律师还是问道:“有没有人不满的?”

    “怎么可能?这都是造福子孙的事情,谁会不满,唾沫星子都能淹死他。”老者瞪大眼睛,有些愤怒的说道。

    “好的!我们就不多打扰了!”

    魏征他们没有久留,继续前进,中途又问了两批人,得到的答案,都是大同小异。

    来到水库附近,就见到居住点外面,竖着一个公告牌,公告牌上贴着一张画,正是画的水库效果图。

    魏征他们看过之后都沉默了,水库看上去工程很大,但是修建起来,柳城这一大片平原,以后就再也不怕干旱了,至少不会出现赤地千里的情况。

    这个时候,正好遇到傍晚下工,魏征带着人,就向排队的地方走去,他看到那边正在打饭。

    一人一个木盘子一个木碗,盘子上装着指头宽的面条,还有一个馒头,一块鱼肉;碗里则是菜汤,还能看到汤里有油花。

    几人看过之后更加沉默,他们直奔水库,这里肯定不是事先准备,毕竟这么多人,不是短时间就能弄好的。

    这和路上打听到的一样,甚至更好更丰富。

    “几位上官,我带你们去军营吃饭吧,这边人太多了。”府兵询问道。

    “也好!”魏征点点头,转身跟着府兵就走。

    “你们这里经常吃面条吗?这怎么来得及?”礼部主事好奇的问道。

    “我们有搅面机!只要把面粉和好,很轻松就把面条做出来,不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