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建立142个银矿观测站(对应142.1赫兹的频率参数),监测地球银矿与比邻星b的能量共振;
- 明朝与玛雅联合发射的"银星探测器"(携带纳米银通信器),其任务目标从"寻找生命"调整为"验证银介质的宇宙分布",这种聚焦让探索效率提升了14倍。
中国学者在《银道同源论》中总结道:"银为天地之桥,在地球为货币,在人身为健康(银的抗菌性),在星际为信使,其理一也。"这种认知将银从单纯的物质元素,提升为连接微观粒子、生命活动、文明技术与宇宙规律的核心介质,实现了科学认知与哲学思考的统一。
五、基于银介质的星际协作前景
银介质的通用性为地球与半人马座的协作开辟了广阔空间,双方已启动三个合作项目,展现出"介质共享"的巨大潜力:
银基农业改良计划:
- 地球提供的水稻基因与银基生命提供的"银离子富集技术"结合,培育出"银稻"——这种水稻能吸收土壤中的银离子并转化为有机银(对人体无害),产量提升142%,且抗病虫害能力增强(银离子的天然抗菌性);
- 作为回报,地球向半人马座提供"碳基光合作用优化方案"(将银离子引入植物叶绿体,提升光能转化效率),这种"碳银互补"的合作,证明不同生命形式可以共享技术成果。
量子通信网络升级:
- 利用银介质的量子纠缠特性,双方共建"银链通信网"——地球13个中继站与比邻星b的16个银基通信塔形成跨光年的量子纠缠网络,信号传输延迟从4.2年缩短至14.21分钟(通过纠缠态的超距作用);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