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银(玛雅人的装饰品):最慢,30分钟后才有轻微腐蚀——这证明赵莽的预判正确:高纯度金属对银汞云的抵抗力更强。
这种选择性腐蚀让西班牙佣兵陷入绝望。他们携带的金属装备无一幸免,而非金属装备(木材、皮革)却完好无损,仿佛银汞云只针对他们的文明成果。一个来自威尼斯的铁匠佣兵,看着自己打造的火枪在银汞云中化为乌有,痛苦地嘶吼:"这不是战争,是魔法对钢铁的审判!"
三、不懂防护的中毒者
银汞云对人体的伤害更为隐蔽且致命。西班牙佣兵既不知道银汞云的成分,也不了解汞中毒的防护知识,许多人在武器失效后,愤怒地吸入云气,试图用肺活量吹散它——这个举动成了致命的错误。
汞齐颗粒通过呼吸道进入人体后,会迅速分解为汞离子,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导致全身器官衰竭。中毒者的症状极具特征:牙龈出血并伴有金属味,手指和脚趾出现麻木和刺痛,严重者会出现精神错乱和抽搐。赵莽在医疗站见过无数类似病例,知道这些症状一旦出现,死亡率高达80%。
战斗结束后,"银钞同盟"的医疗站接收了大量中毒的佣兵。他们中半数人已经出现严重的抽搐和幻觉,嘴里胡乱喊着"银鬼"、"汞魔"等词语。玛雅巫医用特制的草药(含硫化物,能与汞结合)进行救治,但效果有限——纳米银催化的汞齐化反应,让汞离子在体内的扩散速度远超传统汞中毒。
一个幸存的佣兵在回忆录中写道:"那些淡灰色的云看起来无害,甚至有些美丽,像清晨的薄雾。但吸入后,喉咙里像吞了滚烫的铅,第二天早上,我的牙齿开始松动,咳出的痰里带着银色的颗粒。医生说我的血液里流淌着'会生锈的银子',这比任何伤口都让我恐惧。"
对比鲜明的是"银钞同盟"成员的防护措施。他们佩戴的面罩用多层麻布制成,中间夹着浸泡过仙人掌汁液的纤维,能有效吸附银汞云颗粒;随身携带的解毒剂(含硫的矿石粉末),能在吸入少量云气后及时中和汞离子。这些简单的防护,源自赵莽对银汞反应的深刻理解——而西班牙佣兵对这些知识的空白,成了比武器失效更致命的弱点。
四、技术代差的杀伤力
银汞云造成的伤亡数据触目惊心:西班牙雇佣的500名欧洲佣兵中,200人因武器瞬间失效被俘虏,150人因银汞云中的毒死亡,50人终身残疾,只有100人侥幸逃脱——这场战斗的伤亡比达到4:1,而玛雅方面的伤亡不足50人,且无一人因汞中毒死亡。
这个结果印证了赵莽的判断:技术代差带来的杀伤力,远超过兵力和武器数量的差距。西班牙佣兵的火枪、刀剑在当时属于先进武器,但在理解并掌握了纳米银与汞反应原理的"银钞同盟"面前,这些武器反而成了暴露自身弱点的累赘——火枪发射的硝烟提供了汞源,金属武器提供了反应载体,而佣兵自身则成了反应的牺牲品。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