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翔图书

字:
关灯 护眼
蓝翔图书 > 大明锦衣卫1 > 010

010(9/12)

熔岩河淹没走私者的工坊,恰好需要这么多硫磺在高温下爆炸,产生足够的冲击力。

    “他们早知道这个数字的意义。”老陈指着面具边缘的齿状缺口,“这是被特制工具撬过的痕迹,西班牙人肯定用仪器检测过黄金熔点,以为能毁掉证据。”

    赵莽将面具翻过来,黄金背面的暗纹在阳光下展开。那些看似杂乱的纹路,其实是用20进制标注的硫磺纯度表,从“1·5”到“7·12”,对应着不同区域的矿脉品质。而307吨储量区域的纯度标注是“5·8”,换算成百分比是64%,这正是《羽蛇密码》记载的“最佳爆破硫纯度”。

    火山口的硫磺烟柱突然变浓。赵莽抬头看见烟柱在风中形成的漩涡,直径恰好与面具的黄金周长吻合——这是硫磺储量达临界值的自然信号,就像“水壶烧开前会鸣笛”。而走私者的了望塔上,有人正举着望远镜观察,他们腰间的银锭在阳光下泛着灰,显然已开始秘密开采这片区域的硫磺。

    “得在他们采够307吨前动手。”赵莽将面具藏进避难所的石壁暗格,暗格的温度始终保持在900c以下,刚好低于黄金熔点,“留着这面具,就是留着他们偷采硫磺的铁证。”

    老祭司突然用骨杖敲击面具的黄金边缘。“13·7在玛雅历法里,还是‘地火平衡数’。”他的骨杖顶端与数字“13”重合时,面具突然发出嗡鸣,眼窝水晶折射的光斑组成天平的形状,一端是硫磺矿,一端是岩浆河,“破坏平衡,火山会发怒。”

    当晚,走私者果然潜入神庙。赵莽透过石缝看见他们用铁器撬击面具,火星溅在黄金表面却无法损伤分毫——1064c的黄金熔点,远高于火山地热的980c,那些焦黑的痕迹不过是表面氧化,内里的数字和暗纹始终完好。有个西班牙人咒骂着用匕首刻划,反而让“13·7”的刻痕更加清晰。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他们不懂黄金的特性。”老陈攥着火铳的手微微出汗,“以为火山能帮他们销毁证据,却不知道这面具是羽蛇神选的‘铁证保管者’。”

    赵莽突然注意到面具的黄金厚度。边缘处的弧度在月光下形成精确的角度,与《羽蛇密码》插图里的“压力聚焦器”完全一致。他掏出卷尺测量,黄金弧度的焦距,恰好指向硫磺矿的核心区域,这意味着只要在面具标注的位置引爆,307吨硫磺产生的能量会被黄金弧度聚焦,精准冲击岩浆河的薄弱点。

    “这面具不仅是储量表,还是引爆坐标图。”他在避难所的石壁上按黄金弧度画出爆破点,“明天午时,硫磺蒸汽浓度最高,按这个角度引爆,岩浆改道的误差不会超过三丈。”

    老祭司将玛雅圣油涂在面具的数字上。油脂渗入刻痕的瞬间,“13·7”突然发出红光,与避难所外的硫磺矿脉产生共振。赵莽感到地面传来轻微的震动,那是临界储量的硫磺在矿脉中流动的声音,像倒计时的秒针在跳动。

    黎明前的神庙格外安静。赵莽最后检查了一遍面具,黄金表面的熔毁痕迹在晨光中如同勋章,见证着走私者的徒劳。他知道,当307吨硫磺在黄金标注的坐标点爆炸时,不仅能淹没走私者的工坊,更能证明一个真理——

    有些东西,比如黄金的熔点,比如自然的法则,比如藏在数字里的正义,从来不是贪婪能毁掉的。就像这玛雅面具,历经火山地热与人为破坏,依然用“13·7”的密码,等待着真正懂得平衡的人,来完成这场守护。

    撤离前,赵莽将面具重新嵌回祭坛。黄金与石壁吻合的瞬间,眼窝水晶折射的光斑在地上组成完整的撤离路线,终点处的玛雅文写着“新生”。他回头望了眼那组闪耀的“13·7”,突然明白,玛雅人留下的不是简单的数字,是与自然对话的密钥,是让掠夺者终食恶果的裁决书。

    第三章 黄金面具的线索

    黄金面具的水晶眼窝在正午阳光中泛着灼人白光。赵莽将《九章算术》铺在祭坛石台上,指尖划过“开方术”的公式,当他按书中算法算出45度角时,水晶折射的光斑突然在硫磺矿脉上凝成一点,那里的黄色气体开始冒烟,温度计的水银柱疯狂攀升——这角度,正是阳光聚焦引燃硫磺的临界点。

    “原来不是分光,是聚光。”他调整面具的角度,光斑在岩壁上画出精准的直角,两条直角边的长度完全相等,恰好符合“开方术”中“等腰直角三角形”的特征,“玛雅人用20进制计数,却用和我们相同的几何原理设计武器。”

    老陈举着盾牌挡在光斑路径上,皮革表面瞬间被灼出焦痕:“这威力比火铳厉害!307吨硫磺气体要是被点燃,整座火山都会炸上天。”

    面具内侧的黄金壁突然映出细小的刻痕。赵莽用银簪拓印下来,发现是组微型的角度刻度,从0度到90度均匀分布,每个刻度旁都刻着对应的玛雅数字,其中45度的位置被朱砂重点标记,旁边的符号翻译成汉语是“硫火之门”。

    “走私者只看到了黄金,没看懂这些刻度。”他想起在走私船搜出的笔记,西班牙人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