恰好等于徐望月与牛顿手稿的异常值差距。“逆共振装置已经启动了。”赵莽盯着密信里的启动时间,“天启六年五月初六,正是王恭厂爆炸的前三年。”
徐光启从怀中掏出另一块璇玑玉。这块完整的玉璧在日光下旋转,玉面浮现出安德烈残片的镜像:“早料到有此一日。”他让李之藻取来西域陨石,亲手将玉璧与陨石碎片熔合,新生成的X-142晶体发出刺目的蓝光,“逆器能干扰地表,却破不了地脉深处的共振。”他将新玉交给掌炉匠,“埋入紫金山天文台地基,三百年后自会与后裔基因呼应。”
作坊外传来教堂的钟声。安德烈神父的身影出现在街口,他手中的银质十字架反射着日光,与密信里的逆共振装置草图形成奇妙的重合。徐光启突然对赵莽道:“三锁的容错机制,就在这0.01%的差值里。”他用算盘演示,0.01%的异常值经过三百年累积,会在月全食时自动修正,就像钟表的摆锤终将回到平衡位置。
赵莽的探测器突然与新玉产生共振。屏幕上的波形显示,紫金山地脉的X-142元素,正与王恭厂的逆共振装置进行拉锯,而徐望月的基因异常值,恰好是这场拉锯战的平衡点。他望着安德烈神父远去的背影,突然明白那0.01%的差值不是错误,是徐光启故意留下的“安全余量”——用人类基因的稳定性,对抗人为制造的干扰。
银滴光雾再次笼罩赵莽时,他看见徐光启在密信背面写字。那行中文与拉丁文混杂的批注穿透时空:“逆器可阻一时,阻不了宇宙的公约。”作坊的景象在旋转中模糊,最后定格在徐光启将新玉交给掌炉匠的瞬间——匠人的后颈,有块与徐望月相同的淡青色胎记,正与新玉的光芒产生共鸣。
回到紫金山观测台,赵莽的探测器已锁定王恭厂的逆共振装置。全息屏上,伦敦《原理》手稿的隐写层正在显影,牛顿用X-142墨水画的对抗公式,与徐光启的算盘推演结果完全一致。北京协和医院传来消息,徐望月的后颈纹身新增了一行字:“0.01%的误差,是等待三百年的修正值。”
他终于读懂了这场四百年前的暗战。安德烈的逆共振装置,确实让三锁产生了0.01%的错位,但徐光启用更深层的地脉共振、更长久的时间跨度、更坚韧的人类基因,编织了一张容错的大网。浑天仪银滴的反重力场、《原理》墨迹的引力公式、徐望月纹身的时空坐标,就像三个互相校准的罗盘,即使一时偏离,终将在宇宙公约的指引下回归正轨。
观测台的银滴突然恢复规律滴落。142.1秒一次的节奏里,X-142的纯度稳步回升,与徐望月基因异常值的修正速度完全同步。赵莽将新发现的璇玑玉残片嵌入探测器,屏幕上的四维通道模型突然稳定,第四轴的抖动幅度从0.01%降至0——三锁的错位,在跨越四百年的共鸣中,终于完成了完美的修正。
伦敦传来《原理》展柜的画面,牛顿手稿的隐写层最后显露出一行字:“徐公所言,误差即修正之始。”墨迹组成的猎户座星云,与紫金山银滴、北京纹身同时闪烁,仿佛在为这场跨越时空的纠错鼓掌。赵莽摸着后颈不再灼痛的纹身,突然明白两位智者真正的约定:宇宙的真理从不怕干扰,因为理解本身,就是最强大的修正力量。
月全食的最后一缕红光消失时,王恭厂的逆共振装置彻底失效。赵莽的探测器显示,X-142元素的拮抗物已被银滴光雾中和,王恭厂遗址的土壤里,重新检测出0.01%的X-142纯度。全息屏上,安德烈的残片与徐光启的新玉在四维通道中融合,形成完整的璇玑玉璧,玉面的猎户座星图,终于显露出最清晰的轮廓——那是宇宙给所有智慧文明的邀请函,无关信仰,只关理解。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