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翔图书

字:
关灯 护眼
蓝翔图书 > 大明锦衣卫1 > 大明锦衣卫986

大明锦衣卫986(12/25)

    南怀仁的青铜容器里,块完整的璇玑玉正与琉璃共生,容器壁的温度计显示37.2c——与人体体温相同,是最适合调节地磁场的\"黄金温度\"。\"徐大人叫它'地脉火炉'。\"传教士用镊子夹起块玉屑,投入琉璃旁的凹槽,热能输出立刻按1:√2的比例提升,\"能让偏移的地轴每年回正0.7度,三百年就能完全复位。\"

    实验室的暗格里,藏着安德烈1626年的破坏记录:\"将璇玑玉的比例降至1:1,火炉便会变成炸弹。\"记录旁的能量曲线,与王恭厂爆炸后的地磁场波动完全吻合,511keV的湮灭信号在曲线上只是个尖锐的毛刺,真正可怕的是随后的能量雪崩,将地轴的偏移猛地拉大了1.4度。

    一、黄金温度的秘密

    赵莽将现代温控装置与青铜容器连接,当璇玑玉与琉璃的能量比稳定在1:√2时,屏幕上的热能输出曲线呈现出完美的正弦波,周期正好是24小时——与地球自转形成奇妙的共振。南怀仁的手稿记载,这种共振能让\"地脉火炉\"的效率提升√2倍,\"如人体呼吸般调节地脉\"。

    从王恭厂古井打捞出的明代温度计,水银柱停留在37.2c,玻璃泡上刻着太极图,阴阳鱼的分界线斜率正是√2。赵莽用激光扫描发现,温度计的刻度不是均匀分布,而是按1:√2的比例递增,\"这是徐光启设计的地温调节器,超过41.4c就会自动切断能量供应。\"而安德烈的破坏记录显示,他将临界温度改成了51.1c——正好是湮灭信号能量值的十分之一。

    激进派的无人机突然在实验室上空投下传单,画面中他们的反物质容器正以1:1的比例运行,温度飙升至100c:\"只有极致的高温才能烧尽地脉的沉疴!\"赵莽的检测仪截获了他们的能量参数,湮灭信号已突破511keV的阈值,形成的能量漩涡,与1626年王恭厂的磁场异常带完全重合。

    二、火炉与炸弹的临界线

    南怀仁的铁柱阵在热能的作用下泛起红光,八根铁柱的温度按1:√2的比例递增,最外侧的\"乾卦\"柱正好37.2c,最内侧的\"坤卦\"柱41.4c,形成道完美的温度屏障。赵莽突然明白,这不是普通的铁柱,是\"地脉火炉\"的散热系统,柱身的八卦与黄道十二宫符号,其实是调节散热效率的密码。

    \"安德烈锯短了三根铁柱。\"南怀仁指着手稿上的铁柱长度图,原本按1:√2比例递增的设计,被改成了等高的1:1,\"散热不足,温度自然失控。\"实验室的复原模型显示,锯短的三根正好是负责导出30%热能的\"震离兑\"三卦柱,与现代检测到的爆炸能量分布完全吻合。

    赵莽的重力仪突然与温度计产生联动,当地温超过37.2c,重力值就会按1:√2的比例下降;低于这个温度,又会缓慢回升。\"这是天然的安全机制!\"他盯着联动曲线,\"地脉火炉既能调节地磁场,又能通过重力变化警示危险,安德烈却把它改成了单向引爆装置。\"

    三、重启的呼吸节奏

    全球防御理事会的正规部队赶到时,赵莽已按1:√2的比例修复了南怀仁的铁柱阵。当最后一根\"震卦\"柱复位,青铜容器里的琉璃突然发出柔和的白光,511keV的湮灭信号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持续稳定的热能输出,实验室的温度计稳稳停在37.2c。

    南怀仁的身影在白光中逐渐清晰,他的手与赵莽的手同时落在调节器上,将璇玑玉的比例锁定在1:√2。\"三百年的失衡,终要回归平衡。\"传教士的声音带着回响,实验室的时空在热能中折叠,1626年的徐光启、1684年的南怀仁、2024年的赵莽,在\"地脉火炉\"前形成跨越时空的接力。

    激进派的反物质容器在远处爆炸,却没有引发能量雪崩——铁柱阵形成的热能屏障,将爆炸能量按1:√2的比例转化为地磁场的补充能量。女人的仿生眼在屏障外闪烁,她看着稳定运行的\"地脉火炉\",机械臂上的璇玑玉残片突然飞向阵眼,自动补全了最后的能量回路。

    三个月后,王恭厂遗址的\"地脉火炉\"博物馆对外开放。游客可以通过互动装置,体验1:√2比例带来的神奇:当璇玑玉与琉璃的能量平衡时,屏幕上的地磁场曲线会变得柔和,重力值稳定在9.70,温度计始终显示37.2c,像地球在平稳呼吸。

    赵莽最后一次检查装置时,发现青铜容器的内壁结了层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