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翔图书

字:
关灯 护眼
蓝翔图书 > 大明锦衣卫1 > 大明锦衣卫976

大明锦衣卫976(16/29)

新星遗迹的红光正在消退,南京城的方向传来晨钟,是钦天监的景阳钟,整整敲了三十三下——万历皇帝的年纪。

    他突然明白赵崇渊最后的眼神。不是恐惧,是释然。有些秘密注定要带进坟墓,有些神器注定要永远沉睡。

    而在废墟深处,那半块沾血的青铜碎片,正顺着地脉的裂缝往下沉,最终停在一具孩童骸骨的胸腔里,像颗重新跳动的心脏。

    浑天仪秘史:万历星轨密码

    第5章 神秘老者

    紫金山的晨雾裹着松针的寒气,赵崇渊踩着露水往藏经洞的方向走,靴底的铁掌碾过碎石,惊起几只山雀。怀里的青铜碎片硌得肋骨生疼——是从璇玑环上掰下来的,昨晚李公公的人搜山时,他藏在树洞里才保住这东西。

    王敬之带着他娘往镇江府去了,临走时塞给他张字条,说金山寺的了尘和尚年轻时在西域待过,或许认得那些符号。可赵崇渊总觉得不踏实,李公公既然能查到第八星,未必猜不到他们会去找和尚。

    转过山坳时,突然看见道人影坐在块青石板上。是个老者,穿着件洗得发白的粗布道袍,手里捏着根树枝,正在地上画着什么。晨雾从他身边飘过,竟像被无形的东西隔开,道袍的衣角都没沾湿。

    赵崇渊握紧了怀里的碎片,脚步放慢了些。这山路鲜有人走,除了钦天监的人,只有采药的山民会来,可看老者的气度,倒像个隐居的读书人。

    “年轻人,你的鞋湿了。”老者突然开口,声音不高,却穿透了雾霭。他抬起头,晨光刚好从松枝的缝隙里漏下来,照在他脸上——鹤发童颜,眼角的皱纹里像藏着星光,最奇的是那双眼睛,瞳孔的颜色比常人浅,像浸在水里的琉璃。

    赵崇渊这才发现,自己的靴底早已磨破,露水顺着破口往里渗,脚底板冰凉。他拱了拱手:“老人家在此作画?”

    老者笑了,露出半颗牙齿,竟泛着玉色:“算不上画,是些天上的路数。”他用树枝指了指地上的图案,是幅星图,北斗七星的位置画得极准,只是在“摇光星”旁边多了颗小星,用朱砂点了个圈。

    赵崇渊的心脏猛地一跳。那位置正是1594年超新星出现的地方,老者画的星图,比钦天监秘藏的还要精确,连星尾的弧度都分毫不差。

    “您也懂星象?”他蹲下身,假装看地上的画,指尖悄悄摸到腰间的短刀。

    老者没答话,用树枝在超新星的位置画了个螺旋:“三十年前,这里掉下来颗‘火流星’,烧了半座山。当时我就在这山上采药,亲眼见它坠在藏经洞的方向。”

    赵崇渊的呼吸顿了顿。三十年前正是嘉靖四十五年,那年秋夜,他确实听师父说过紫金山有“天火”,当时只当是山民的谣言。

    “那火流星掉下来时,拖着道红光,像条蛇。”老者的树枝突然停在星图中央,“落地时没炸,倒像块冰似的化了,只留下个黑窟窿,里面渗出的水是甜的。”

    甜水?赵崇渊想起地裂里那股甜腻的香气,想起裂缝中涌出的绿光,突然觉得胃里一阵翻涌。

    老者似乎看穿了他的心思,从怀里摸出个葫芦,倒出两粒药丸:“这是用山上的茯苓做的,能压惊。”药丸是深褐色,表面刻着极小的星纹,和浑天仪铜珠上的纹路如出一辙。

    赵崇渊接过药丸时,指尖触到老者的掌心,竟比自己的还烫,像揣着块火炭。他突然想起李公公说的“心头血祭星”,难道这老者也是……

    “你怀里的东西硌得慌。”老者突然说,目光落在他胸口,“是从永乐年的铜器上掰下来的吧?那东西的铜料里掺了‘星砂’,遇着活人血会发烫。”

    赵崇渊猛地站起身,短刀已出鞘半寸:“您到底是谁?”

    老者慢悠悠地收起树枝,拍了拍道袍上的土:“年轻时在西洋国待过,帮人修过能自己转的铜球。”他指了指天上的北斗,“那些蓝眼睛的匠人说,天上的星都是烧红的石头,掉下来就成了铁。”

    赵崇渊的刀“哐当”掉在地上。能自己转的铜球,说的正是浑天仪!永乐年间造这仪器的,除了中原工匠,确实有三个西洋传教士参与,只是官史里从没记载他们的名字。

    “您是……”他的声音发颤。

    “姓马,叫我老马就行。”老者捡起地上的短刀,用袖口擦了擦刀刃,“当年帮着錾星图的小徒弟,现在该有你这么大了。”

    赵崇渊突然想起浑天仪赤道环内侧的小字,有几个字母像极了“马”的西洋写法。他曾问过老监生,只说是工匠的记号,现在想来,怕是这老者的名字。

    “那些符号……”他刚开口,就被老者打断。

    “是星轨的密码。”老马指了指地上的星图,“每颗星都有自己的脾气,要顺着它的性子来,强扭会出事。”他的树枝在超新星的位置画了个三角,“就像这颗客星,它来的时候带着火气,得用‘水’字诀压着。”

    赵崇渊突然明白,铜钟上的符号不是文字,是“诀”,是控制星力的口诀。他想起自己的血能让铜珠发光,想起王敬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