阁楼的楼梯积着厚灰,显然很久没人来过。老者推开阁楼的门,里面的景象让苏简倒吸一口凉气——墙上挂满了星图,从汉代的《浑天图》到唐代的《步天歌》,最中间的位置,挂着幅与古籍上一模一样的明代星图,只是上面多了许多批注,落款是“洪武三年,张诚记”。
“张诚是张译官的祖父。”老者指着批注,“他当年和波斯星师合作,发现透光镜能显影未来的星轨,就把关键信息藏在了这里。”他从怀里掏出个布包,里面是块菱形银符,与他之前捡到的那块完全相同,“这是启动透光镜的钥匙。”
苏简的目光落在阁楼中央的石台上,那里放着面青铜镜,镜面蒙着层薄灰,却依旧能照出人影。他突然想起古籍里的记载:“透光镜者,光入则显影,影中藏时之门。”
“试着把鱼符放在镜座上。”老者催促道。
苏简深吸一口气,将半块鱼符嵌进镜座的凹槽。老者也放上他的那半,双符合璧的瞬间,镜面突然亮起,将墙上的星图都映了出来,无数符号从镜中涌出,在空中组成完整的星轨,北斗第四颗星的位置,正好对着他的胸口。
“看!”老者指着镜面,里面竟映出了现代的景象——林溪正举着另一半鱼符,站在西安碑林的同一个阁楼里,身边的李教授正对着仪器记录数据。“这镜能连通两个时空,只是需要银符来稳定通道。”
镜面里的林溪似乎感应到了什么,突然对着镜子大喊:“苏简!把银符放在镜面上!快!”
苏简慌忙将银符按在镜面中央。银符与双符产生共鸣,发出刺目的蓝光,他感觉身体变得轻飘飘的,像被一股力量往上托。老者的声音在耳边响起:“记住,星图的规律从未变过,变的只是看星图的人!”
蓝光中,他看见张诚与波斯星师在镜前交谈,看见母亲年轻时在实验室里研究银符,看见林溪在现代的阁楼里焦急等待。这些画面像电影般闪过,最终定格在镜中的星图上——北斗第四颗星的位置,标注着行小字:“心之所向,即为归途。”
“再见了,张小子的后人。”老者的身影在蓝光中渐渐淡去,“告诉未来的人,洪武三年的星,和他们看到的是同一颗。”
强光突然消失,苏简踉跄着后退,发现自己还站在现代的阁楼里,林溪正扶着他,李教授举着光谱仪,屏幕上显示着“时空能量已稳定”。窗外的阳光正好落在石台上的透光镜上,镜面里的明代景象,正缓缓淡去,只留下淡淡的星图痕迹。
“你总算回来了!”林溪递给他一瓶水,“刚才镜面上突然映出你的影子,可把我们吓坏了。”她指着镜座,“你看,双符合璧的地方,多了行字。”
苏简低头,看见镜座上刻着行新的字,是老者的笔迹,却像是刚刚写上去的:“星图秘钥,不在符中,在人心间。”
他摸出怀里的古籍,发现空白页上多了幅简笔画——洪武三年的老者与现代的李教授,正隔着时空对坐,中间的桌子上,摆着那面透光镜。
“看来这场跨越时空的谜题,我们才解开了一半。”苏简望着镜中的星图残影,突然明白老者的话。所谓的时空通道,从来不是简单的往返工具,而是连接过去与未来的纽带,让不同时代的人,能为了同一个目标而努力。
林溪拿起半块鱼符,与他的那半再次拼合:“下一站,该去看看波斯商队留下的东西了吧?”
阳光穿过阁楼的窗棂,在地上投下星图的影子。苏简握紧手里的银符和古籍,知道新的旅程即将开始。而那些隐藏在星图里的秘密,那些跨越六百年的约定,都在等待着他们去揭开。
星图秘钥:量子觉醒
第二章:时空错位
西市的晨雾还没散尽,苏简已经蹲在钦天监的高墙外啃完了第三块胡饼。青砖墙上的琉璃瓦在雾中泛着冷光,檐角的走兽嘴里叼着铜铃,风一吹就发出“叮咚”的声响,像在提醒他这不是现代的仿古建筑——墙根处新刻的“洪武三年”字样,还带着凿子的新鲜痕迹。
“必须混进去。”他摸了摸怀里的古籍,昨夜在波斯商栈借宿时,账房先生偷偷告诉他,钦天监的观星台藏着面“浑天镜”,能照出失传的星图,“只是那地方归太子直管,除了监正和译官,连苍蝇都飞不进去。”
正琢磨着,墙内突然飞出个纸团,砸在他脚边。展开一看,是张钦天监的出入腰牌拓片,上面的篆字写着“译字官苏简”,旁边画着个箭头,指向西侧的杂役门。纸团的角落,绣着个极小的北斗第四星图案——和林溪钥匙扣上的一模一样。
苏简的心猛地一跳。他按拓片的样式,用炭笔在块木牌上画了个仿制品,深吸一口气走向杂役门。守门的老兵眯着眼打量他,手指在木牌上敲了敲:“新来的译字官?昨儿监正还说波斯星师送了批文书,正缺人翻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