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翔图书

字:
关灯 护眼
蓝翔图书 > 大明锦衣卫1 > 大明锦衣卫975

大明锦衣卫975(3/28)

应,意识就像被扔进滚筒洗衣机,天旋地转间,他看见无数碎片在眼前飞掠:明代译字官在石室里焚烧手稿,母亲在实验室里记录蓝光数据,林溪脖子上的双鱼符闪过相同的幽蓝……这些碎片最终凝成星图的形状,北斗第四颗星的位置,嵌着他自己的脸。

    再次睁眼时,强光已经褪去,可周围的一切都变了。

    密室的木门变成了雕花格栅,积灰的木桌换成了紫檀案几,案上的青铜鼎正飘着袅袅香烟,鼎身刻着的星图,与古籍上的分毫不差。更让他头皮发麻的是,窗外传来的不是景区广播,而是马蹄声和吆喝声,带着种古朴的韵律,绝不是现代社会该有的声响。

    “张大人,这星轨偏移的幅度,怕是要应在西北边境啊。”

    一个穿青色圆领袍的小吏走进来,手里捧着卷竹简,看见苏简时愣了愣,随即躬身行礼:“译字官大人,波斯星师的信到了,说他们那边也观测到‘动摇之象’。”

    苏简的喉咙像被堵住,指尖摸到自己身上的衣服——竟是件明代译字官的常服,腰间悬着的,正是那枚合二为一的双鱼符。他低头看向案几,古籍摊开在上面,蓝光尚未完全散去,空中的符号还在缓缓旋转,只是此刻看来,更像是某种精密的坐标标记。

    “动摇之象……”他下意识重复,脑子里突然涌入一段不属于自己的记忆:张译官在灯下翻译波斯文书,里面提到“银符共振时,可见异世之人”,旁边批注着“若遇持半符者,当以星图引之,此乃天道循环”。

    小吏突然指向窗外:“大人您看,那颗星!”

    苏简冲到格栅前,看见夜空的北斗第四颗星正在剧烈闪烁,光芒的频率,竟和他心跳的节奏完全一致。双鱼符突然发烫,案几上的青铜鼎发出嗡鸣,鼎中香烟化作条银龙,钻进古籍的星图里,瞬间激活了所有符号。

    空中的符号组成道漩涡,漩涡那头,隐约能看见现代密室的景象——林溪正举着他掉落的光谱仪,对着半空焦急呼喊,她脖子上的半块双鱼符,正和他腰间的这半产生共鸣,发出同样的蓝光。

    “原来如此……”苏简摸着腰间的鱼符,终于明白张译官的用意。所谓的时空裂隙,根本不是单向通道,而是需要两块鱼符作为锚点,才能稳定开启。而那些符号,就是校准两个时空的坐标。

    “大人,您的手!”小吏突然惊呼。

    苏简低头,发现指尖接触符号的地方正在泛蓝,蓝光顺着手臂蔓延,带来种熟悉的灼痛感——和母亲照片里的银手链,和古籍上泛黑的边缘,属于同一种能量。他想起血字“裂隙有度”,看来停留的时间已经不多了。

    他抓起案几上的波斯文书,飞快地记下里面的关键信息:“银符藏于碑林,与秦砖共振可定乾坤”“双符合璧时,需以血脉为引,否则时空错位”。这些话印证了古籍夹层地图的指向,也解释了母亲和张译官的衰老——他们都是在用血脉稳定裂隙。

    北斗星的闪烁突然变缓,空中的漩涡开始收缩。苏简看见林溪的身影越来越模糊,她手里的光谱仪屏幕上,跳出他刚才看到的那句波斯文:“星轨为钥,心为引。”

    “我会找到银符的!”他对着漩涡大喊,同时将腰间的鱼符解下,抛向对面。鱼符穿过漩涡的瞬间,现代密室里的那半块鱼符突然飞起,在空中与它短暂合璧,又迅速分开,各自落回两人手中。

    漩涡彻底关闭的前一秒,苏简看见林溪捡起鱼符,对着古籍夹层的地图点头,眼神里的坚定,像极了此刻的自己。

    周围的景象开始扭曲,紫檀案几变回积灰的木桌,雕花格栅重归冰冷的石门。苏简踉跄着扶住石壁,指尖的蓝光已经褪去,只留下淡淡的灼痕。古籍摊在地上,星图上的北斗第四颗星旁,多了行新的小字,是他自己的笔迹,却不是他写的:“碑林见,银符现。”

    林溪的呼喊声从暗道传来:“苏简!你没事吧?刚才发生什么了?”

    他转身时,正好看见她冲进来,手里举着半块鱼符,符上的蓝光还未完全熄灭。光谱仪的屏幕恢复了正常,上面显示着刚才的检测结果:“检测到高强度时空能量,与明代银器成分完全匹配。”

    苏简捡起地上的古籍,发现原本空白的扉页,此刻多了幅简笔画——张译官对着一个穿现代冲锋衣的人拱手,旁边写着“天道循环,终有相遇之期”。

    “我们得去西安碑林。”他把波斯文书的笔记递给林溪,指尖的灼痕还在发烫,“张译官早就知道会有今天,他留下的不只是星图,是两个时空的约定。”

    林溪看着笔记上的“血脉为引”,突然摸出自己的身份证:“我外婆姓陈,以前说过祖上是太医院的……你母亲的银手链,是不是刻着个‘陈’字?”

    苏简猛地想起母亲手链的细节,确实有个模糊的“陈”字!他翻出手机里的手链照片,和古籍符号对比,发现链坠的缺口处,刚好能嵌进那块从空中落下的菱形银符。

    远处的天空泛起鱼肚白,莫高窟的轮廓在晨光里渐渐清晰。苏简握紧古籍和银符,知道下一段旅程即将开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