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满舵!避开第二波炮击!\"林砚之大声指挥。\"蛟渊号\"在他的操控下灵活转向,同时启动声波干扰系统,蒸汽哨发出的鲸鱼鸣叫在水中扩散,成功干扰了敌方鱼雷的制导系统。但倭寇显然也早有准备,他们的战舰突然释放出大量烟雾,试图掩盖行踪。
林砚之盯着烟雾弥漫的海面,突然想起父亲日记中的一句话:\"在迷雾中寻找方向,需要的不仅是勇气,更是智慧。\"他转头看向王鹤年:\"启动热力学探测器,分析烟雾中的温度变化!\"很快,屏幕上出现了清晰的热源分布图,敌方战舰的位置暴露无遗。
\"全体注意,集中火力攻击敌方二号舰!\"林砚之的指挥刀直指屏幕上的目标。十八门主炮再次怒吼,钨钢穿甲弹如流星般划破烟雾。在热力学干扰器的作用下,敌方战舰的热防护系统出现紊乱,穿甲弹准确命中其蒸汽核心。剧烈的爆炸中,二号舰的烟囱被炸飞,滚烫的蒸汽如巨龙般冲天而起,将夜空染成诡异的橙红色。
然而,胜利的喜悦并未持续太久。荷兰人的支援舰队突然从侧翼杀出,他们的战舰装备着更先进的磁暴武器。林砚之看着雷达屏幕上密密麻麻的光点,深知这将是一场真正的生死之战。
\"启动终极防御模式!\"林砚之毅然下令。\"蛟渊号\"的甲板上,隐藏的电磁护盾缓缓升起,形成一道闪烁着蓝光的屏障。同时,轮机舱全力运转,将蒸汽压力提升至极限,准备进行最后的反击。
当荷兰舰队的磁暴炮发射时,\"蛟渊号\"的电磁护盾发出刺耳的嗡鸣。林砚之看着护盾上不断闪烁的裂痕,知道这道防线撑不了太久。他握紧指挥刀,目光坚定:\"全体将士听令,与敌同归于尽!\"
在最后的时刻,\"蛟渊号\"如同一头愤怒的巨兽,冲进敌舰群中。十八门主炮疯狂倾泻火力,蒸汽鱼雷拖着长长的尾焰穿梭在敌舰之间。剧烈的爆炸此起彼伏,火光映红了整个海面。当\"蛟渊号\"的弹药即将耗尽时,林砚之下令启动自毁程序。
随着一声震天动地的巨响,\"蛟渊号\"化作一团耀眼的火球。在爆炸的气浪中,林砚之仿佛看到了父亲的身影,正对着他微笑。而在更遥远的地方,新的希望正在孕育——那些藏在南洋深处的秘密,终将由后来者揭开。这场发生在蒸汽与火光中的壮烈之战,将永远铭刻在历史的长河中。
铁甲惊澜:蒸汽与钨火的海上对决
爪哇海的浪涛突然变得躁动不安,\"蛟渊号\"甲板下传来液压装置的轰鸣,仿佛沉睡的钢铁巨兽正在苏醒。林砚之握紧腰间的青铜怀表,表盖上的蛟龙浮雕在剧烈震动中微微发烫,他能清晰感受到战舰骨骼里奔涌的滚烫蒸汽。
马来树胶仿木层开始龟裂,如蜕皮的巨蟒般片片剥落。伪装成商船的外壳下,三百毫米厚的装甲板泛着冷冽的金属光泽,十八门主炮的炮管缓缓升起,液压活塞伸缩时发出液压油流动的闷响。了望手的惊呼穿透夜色:\"倭寇舰队调整阵型!\"林砚之举起望远镜,膏药旗在探照灯下疯狂翻卷,敌舰甲板上人影攒动,显然被这突如其来的变化惊得手足无措。
\"开炮!\"随着林砚之的怒吼,\"蛟渊号\"的主炮率先撕裂夜空。复合式三胀蒸汽机爆发出震耳欲聋的轰鸣,高压气缸喷出的蒸汽推动炮闩,钨钢穿甲弹带着尖锐的破空声冲向敌舰。与此同时,倭寇舰队的还击也呼啸而至,林砚之看着测距仪上不断跳动的数据,突然想起三个月前在天津机器局的场景——那些标注着\"绝密\"的新型穿甲弹设计图,图纸边缘沾着的黑色粉末,此刻竟与眼前敌舰炮口的硝烟气息如出一辙。
\"他们果然也用了钨矿!\"林砚之的吼声混着爆炸声。一枚倭寇的炮弹擦着舰舷飞过,带起的热浪将他的鬓角灼伤。他冲向弹药舱,抓起一枚备用的穿甲弹,指腹摩挲着弹体表面细密的纹路——这是用威海卫军港沉没战舰残骸逆向工程的成果,弹芯里灌注的钨钢合金,熔点高达3410c。
战斗进入白热化,\"蛟渊号\"的冷凝塔喷出的不再是伪装用的白烟,而是带着硫磺味的灼热蒸汽。林砚之看着压力表,四号气缸的压力已经突破4.5mpa,温度飙升至850c。轮机长王鹤年的声音从传声筒里传来,带着金属摩擦的杂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