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不用了。\"她别过脸,刻意压低嗓音,同时下意识后退半步。青铜匣却在此时发出蜂鸣,声音虽小,却如同惊蛰的雷,在寂静的码头炸开。远处谯楼传来更鼓声,咚、咚、咚的节奏竟与匣内震颤完美契合,形成诡异的共振。苏璃的指甲深深掐进掌心,父亲临终前的血书在脑海中翻涌:\"若见雷纹与异火同现,必是双焰现世之兆...\"
艄公眯起眼睛,目光如鹰隼般扫过苏璃怀中微微发烫的青铜匣:\"姑娘这匣子看着面生,莫不是装着什么宝贝?\"他的语调突然变得阴森,船舷两侧不知何时探出几支淬毒的弩箭,箭头泛着幽蓝的光,正是黑衣大食特有的蛇毒箭矢。
苏璃猛地转身,却见码头上不知何时围满了黑袍人。他们的长袍在晨雾中翻涌,露出腰间悬挂的黄铜星盘,盘上星月图案与琉璃片上的拜占庭文字如出一辙。为首的老者掀开兜帽,鹰钩鼻下的蓝眼睛闪烁着贪婪:\"五年了,终于等到另一半'双焰密钥'。\"
青铜匣的震颤愈发剧烈,苏璃感觉胸腔都在共振。她突然想起洛阳废宅地窖里的场景——腐臭的积水漫过脚踝,父亲的帛书泡在水中,字迹晕染却依然清晰。而在锈蚀的齿轮堆里,这块刻着拜占庭文字的琉璃片正卡在弹壳缝隙间,边缘凝结的蓝紫色结晶,与此刻黑袍人陶罐中倾倒的液态希腊火一模一样。
\"把匣子交出来!\"艄公猛地扑来,袖口的云雷纹竟渗出暗红血光。苏璃侧身避开,青铜匣在碰撞中掉落在地,匣盖弹开的瞬间,琉璃片迸发出刺目蓝光。刹那间,黑袍人手中的希腊火陶罐同时沸腾,粘稠的蓝色火焰如毒蛇般窜出,却在接触到琉璃片光芒的刹那转为诡异的紫色——正是五年前长安那场浩劫中,希腊火与震天雷融合时的不祥之兆。
码头陷入一片混乱。希腊火燃烧的噼啪声、震天雷引信的滋滋声、弩箭破空的尖啸声交织成死亡乐章。苏璃抓起琉璃片后退,却见艄公扯开蓑衣,露出藏在里面的震天雷发射器。当引信火星溅落的瞬间,她突然将琉璃片按在身旁石柱的云雷纹凹槽中。
奇迹发生了。石柱表面的云雷纹渗出朱砂光芒,与琉璃片的蓝光交织缠绕,化作二十八星宿的星轨图案。整座码头的青石砖开始逆向旋转,组成巨大的防御结界。黑袍人手中的希腊火陶罐在结界冲击下纷纷炸裂,蓝色火蛇却被星轨弹开,反而点燃了艄公的震天雷。
剧烈的爆炸声中,苏璃被气浪掀入汴河。冰冷的河水灌入口鼻,琉璃片却在怀中滚烫如烙铁,指引她朝着亮起云雷纹灯笼的画舫游去。那是父亲生前说过的\"天工暗桩\",是匠作营在民间最后的火种。
上岸时,苏璃浑身湿透,琉璃片却干燥如常,表面纹路隐隐浮现出与星轨阵相同的图案。画舫门应声而开,手持墨斗的年轻匠人将她拽入,墨线在空中划出的朱砂符文,与她掌心因紧握琉璃片而烙下的印记完美重合。
\"五年了,我们一直在等。\"匠人展开泛黄的帛书,上面残缺的《焚城录》残页与琉璃片上的文字相互呼应,\"黑衣大食的人在汴河建了十二芒星祭坛,他们要用希腊火唤醒震天雷的地脉之力...\"
话音未落,画舫突然剧烈摇晃。窗外,黑袍人的船队已经包围过来,船头的巨型星盘正在转动,天空中的二十八星宿竟诡异地逆向位移。苏璃握紧琉璃片,感受到其中奔涌的力量——原来双焰密钥从来不是简单的器物,而是打开古老机关术与天地法则共鸣的钥匙。
当第一缕阳光刺破晨雾时,苏璃站在画舫船头。琉璃片与匠人的墨斗同时发出强光,两种力量在空中交织成全新的图腾。她终于明白父亲临终前最后的手势:不是恐惧,而是期待——期待有人能让双焰之力不再成为毁灭的武器,而是守护文明的火种。
道观秘影
汴河的雾气尚未散尽,街头的喧嚣已渐渐涌起。苏璃将斗笠压得更低,混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目光却紧紧盯着前方那三个波斯商人。他们裹着宽大的黑袍,头巾上绣着星月纹样,簇拥着一辆装饰华丽的马车,车轮碾过青石板的声音在晨雾中显得格外沉闷。
突然,一阵风掀起车帘的边角,刺鼻的硫磺味扑面而来。苏璃浑身一震,瞳孔骤缩——那是震天雷火药特有的气息,带着硝石的苦涩与硫磺的刺鼻,和她在洛阳废宅地窖里闻到的一模一样。她下意识摸向怀中的青铜匣,里面的琉璃片似乎也感应到什么,微微发烫。
\&qu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