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澎湖珊瑚礁群下。\"徐岳用带血的手指点向地图某处,\"他们将磁矿脉改造成共鸣装置,等商船满载白银经过...\"话未说完,他突然剧烈抽搐,整个人栽倒在算筹阵列中。阿砚扑过去时,只来得及抓住师父染血的袖口,而李海女喉间的潮纹正随着远处传来的异常磁暴剧烈发亮。
当夜,济州岛海域出现了十年来最诡异的磁暴现象。渔船的罗盘疯狂旋转,锚链自动吸附在礁石上,而在彭佳屿方向,紫色的光带在海面下蜿蜒游走,宛如沉睡的巨蟒正在苏醒。李海女带领海女们彻夜吹响号角,声波与海底异动的磁矿产生共鸣,在黑暗中织就一张无形的防护网。
三日后,当明军舰队抵达澎湖时,看到的是令人毛骨悚然的景象:数百箱白银沉入珊瑚丛中,每一块银锭都与磁矿脉相连,而生长的珊瑚已将其包裹成巨大的磁暴核心。更可怕的是,在珊瑚的缝隙间,散落着无数刻着十字的星象导航钟残片——佛郎机人用了两年时间,将平宗盛的遗计变成了现实。
徐岳最终没能等到破局的那一天。他在昏迷中反复书写着算筹公式,临终前死死攥着从残钟上取下的蓝宝石,在阿砚掌心画下最后一道弧线。而那幅染血的磁暴图纸,被李海女郑重地刻在龟甲上,与徐岳的《潮汐算经》一起,沉入济州岛最深处的磁矿脉中,成为守护这片海域的永恒密码。每当月圆之夜,渔民们还能听见海底传来齿轮转动的声响,混着贝壳号角的呜咽,诉说着智者与贪欲的永恒博弈。
幽冥算魂
万历二十六年深秋,济州岛算学馆内弥漫着浓重的药香,徐岳斜倚在藤榻上,骨节嶙峋的手指死死攥着半卷《潮汐算经》,指缝间还残留着干涸的血迹。阿砚跪在一旁,捧着新制的磁化算筹,泪水在眼眶中打转,却不敢落下惊扰了先生。海风裹挟着咸腥撞在窗棂上,发出阵阵呜咽。
“吱呀——”竹门被推开,李海女披着浸透海雾的斗篷出现在门口。她的嗓音依旧嘶哑如砂纸摩擦,喉间的潮纹在烛火下泛着奇异的光泽,那是多年与声波、地磁共鸣留下的印记。她缓步上前,将手中木盒轻轻放在案上,盒盖打开的瞬间,一股带着章鱼墨腥甜的气息扑面而来。
“他们没放弃。”李海女的声音低沉而凝重,青铜齿轮上凝结的紫色磁液结晶在烛光下闪烁,宛如凝固的血泪,“三个月前,有商船在琉球海域发现奇怪的磁暴,那些罗盘失灵的水手说,海面上漂浮着刻着十字的木板。”
徐岳原本浑浊的瞳孔骤然收缩,仿佛两簇即将熄灭的火苗突然迸发出光亮。他猛地挣扎着起身,枯瘦的身体在剧烈的动作下摇晃不已,阿砚连忙上前搀扶,却被他一把推开。徐岳颤抖着抓起算筹,二十八宿星距刻痕硌进他嶙峋的掌心,磷火石的光芒在他苍白如纸的脸上跳动,将他的影子投射在墙上,扭曲成诡异的轮廓,宛如来自幽冥的算魂。
算筹在他手中飞速排列,紫微垣星图在沙盘上逐渐成型。可刚摆好阵型,筹身的磷火石便开始剧烈震颤,发出刺耳的嗡鸣。徐岳闷哼一声,喉间溢出鲜血,滴落在算筹上,暗红的血迹顺着刻痕蜿蜒,与磷火石的幽蓝交织成妖异的色彩。
“先生!”阿砚惊叫出声,想要上前阻止,却被李海女抬手拦住。她紧盯着沙盘,喉间的潮纹突然亮起,与算筹的震颤产生共鸣。原来,那些漂浮在琉球海域的刻十字木板,绝非偶然,而是佛郎机人新的阴谋开端——他们在寻找海底磁矿脉,试图重现当年对马海峡的磁暴惨剧。
徐岳的额头青筋暴起,他强撑着精神,将龟甲碎片嵌入算筹阵列。龟甲裂纹中渗出的荧光与磷火石交融,在沙地上投射出模糊的星图残影。可就在此时,一阵狂风突然灌进屋内,吹乱了算筹阵型,磷火石的光芒也随之黯淡。
李海女见状,立刻举起贝壳号角,吹奏出低沉的旋律。声波与地磁产生共振,算筹重新排列归位,磷火石再度亮起。徐岳抓住这转瞬即逝的机会,以血为引,在沙盘上画出复杂的卦象。他的动作越来越快,眼中闪烁着疯狂的光芒,仿佛将自己的生命都倾注在这最后的推演中。
随着算筹排列完成,一个巨大的北斗七星图在沙地上徐徐展开,每一颗星芒都对应着东海的一处磁矿节点。而在琉球海域的位置,星芒格外耀眼,却也透着不祥的气息——那里正是佛郎机人阴谋的核心。
“他们想...以珊瑚礁为阵眼,用白银作诱饵...”徐岳喘着粗气,每说一个字都伴随着剧烈的咳嗽,鲜血不断从口中涌出,染红了他的衣襟和算筹,“引商船聚集,再发动磁暴...”他终于支撑不住,重重地倒在榻上,手中的算筹散落一地,可眼中的光芒却依然炽热,死死盯着沙盘上的星图。
阿砚痛哭着扑到先生身边,李海女则握紧贝壳号角,喉间的潮纹亮到极致。她知道,一场新的危机即将来临,而徐岳用生命换来的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