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恩珠站出身来,贝壳项链在阳光下闪烁:\"徐先生但说无妨,只要能守护这片大海,我们海民万死不辞!\"
接下来的日子里,明军水师与朝鲜海民通力合作。海滩上,工匠们用鲸鱼骨雕刻着精密的仪器;船舱内,徐岳带领谋士们日夜推演新的算筹阵法;海面上,侦察船不断传来佛郎机人异动的情报。
一个月后的深夜,乌云蔽月,狂风大作。佛郎机人的新型战船悄然驶入对马海峡。船头巨大的声波发射器发出刺耳的尖啸,海水被震得翻涌不止。然而,他们惊讶地发现,明军舰队的算筹阵列不仅没有被干扰,反而精准地锁定了他们的位置。
\"怎么可能?!\"葡萄牙船长看着疯狂旋转的罗盘,惊恐万分。他不知道,徐岳早已将鲸鱼骨接收器与算筹结合,将敌方的声波干扰转化为定位信号。更致命的是,朝鲜海民用特殊海藻编织的防护网,将章鱼墨磁液的影响削弱了大半。
\"开炮!\"随着徐岳一声令下,改良后的磁石箭矢破空而出。这次的箭矢不仅带有强磁,还填充了佛郎机人引以为傲的火药。当第一发炮弹击中敌舰的弹药库时,巨大的爆炸照亮了整个夜空。
战斗在黎明前结束。徐岳站在旗舰甲板上,看着燃烧的敌船残骸,将新改良的算筹收入囊中。在《潮汐算经》的后记中,他又添上一笔:\"数术之妙,无穷无尽。唯有以开放之心接纳万物,以团结之力共御外敌,方能守护这万里海疆。\"
朝阳升起,金色的光芒洒在波光粼粼的海面上。徐岳望向远方,那里,朝鲜海民的歌谣与明军的战鼓交相辉映,共同奏响着守护这片海域的永恒旋律。
海渊遗响
万历二十四年深秋,对马海峡的浪涛裹挟着碎冰,拍打着明军战船斑驳的船舷。徐岳伫立在旗舰了望塔,腰间的鱼形磁石仍带着战斗时的余温。远处,八幡船旗舰\"鬼丸号\"的残骸正缓缓沉入海底,燃烧的桅杆在海面上投下最后一抹猩红,宛如平田信康未竟的野心,终将被深渊吞噬。
\"大人,打捞队在暗礁区发现异常。\"阿砚捧着沾满海盐的记录册,指节还残留着玳瑁甲消音罩的温润触感,\"那些铁索铃铛...即便沉入海底,仍在随潮水摇晃。\"
徐岳望向马岛海峡深处。三日前的激战仿佛还在眼前:铁索铃铛的刺耳声响如万鬼夜哭,章鱼墨磁液在海面翻涌成诡谲的八卦阵,平田信康癫狂的笑声混着算筹震颤的嗡鸣,构成一曲惊心动魄的死亡序曲。而此刻,一切归于平静,唯有海底深处传来若有若无的金属轻响,像是失败者最后的呜咽。
\"去取《潮汐算经》。\"徐岳转身走进舱室,油灯昏黄的光晕下,新撰写的\"铃音破阵篇\"墨迹未干。他抚摸着筹身刻着的二十八宿星距,想起用玳瑁甲破解声波干扰的惊险瞬间——朝鲜海民送来的千年龟甲,《海东绎史》中记载的声波共振图谱,还有阿砚拼尽全力敲击铜钟的模样,共同编织成破解困局的钥匙。
海底三百丈处,破碎的铁索铃铛纠缠着章鱼墨磁液凝成的硬块,在海流中缓缓摆动。平田信康的尸体卡在扭曲的船梁间,手中仍紧握着半块琵琶密码转轮,十二根缠绕章鱼墨丝线的琴弦早已断裂。这个曾妄图用\"铃音乱魂阵\"搅乱算筹推演的倭寇首领,此刻与他精心设计的机关一同,成为了海底的墓志铭。
三个月后,济州岛明军水师营地。徐岳将改良后的算筹嵌入新制的星象台,筹身新增的鲸鱼骨声波接收器泛着幽光。阿砚抱着从佛郎机商船上缴获的星象导航钟残片,突然惊呼:\"公子!这齿轮的咬合频率,与铁索铃铛的声波频率...\"
\"正是。\"徐岳的目光锐利如鹰,\"平田信康的'铃音乱魂阵',本就是与佛郎机人勾结的产物。\"他展开龟甲银矿脉图,龟裂纹路与算筹投射的磁暴轨迹完美重叠,\"那些海底的铁索铃铛,看似无用,实则是敌人新阴谋的钥匙。\"
消息很快传来,九州岛的倭寇余党与佛郎机人正在秘密建造新型战船,船首装备着改良版的声波发射器。徐岳召集朝鲜海民,在黑山岛建立临时工坊。金恩珠带着海女们潜入深海,采集能吸收声波的特殊海绵;老工匠们用鲸鱼骨雕刻精密仪器;谋士们则在徐岳的带领下,日夜推演新的算筹阵法。
决战在一个暴雨倾盆的夜晚降临。佛郎机人的战船披着隐形帆布,借着改进后的星象导航钟悄然靠近。当船头的声波发射器发出刺耳尖啸时,明军舰队的算筹阵列却稳如磐石。徐岳将鲸鱼骨接收器与算筹相连,奇迹般地将敌方的声波干扰转化为定位信号。
\"原来如此...\"葡萄牙船长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