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网迷局
万历二十四年七月十五深夜,松江府徐宅书房内烛火摇曳。徐岳伏案疾书,特制的防水绢布上,推演过程与二十八宿星象密码交织成密网。鱼形磁石在案头散发着幽蓝光芒,与墙上的浑天仪共鸣出细微震颤,仿佛在警示即将到来的危机。
\"阿砚,将这份密报连夜送往总兵府。\"徐岳将绢布仔细卷好,塞进涂满防水桐油的竹筒,\"务必亲手交给王大人,不得有误。\"
少年书童郑重接过竹筒,正要转身,忽听窗外传来瓦片轻响。徐岳神色骤变,抓起磁化铜筹掷向声源。铜筹如灵蛇般划破夜色,却只钉在窗棂上,留下一道焦黑的磁痕。
\"有内鬼!\"徐岳冲出书房,只见一道黑影翻过院墙消失不见。他握紧鱼形磁石,法器表面的云雷纹疯狂翻涌——对方身上竟携带着能干扰磁石的特殊装置。
此时的九州五岛洞窟内,藤原信之把玩着刚刚到手的密报,嘴角勾起一抹冷笑。烛光下,绢布上的星象密码在他眼中逐渐清晰:\"徐岳啊徐岳,你千算万算,可曾算到明军的塘报系统早已被我渗透?\"
他展开一幅精密的磁暴装置设计图,图纸角落标注着\"第二方案\"。这是他耗费数年研制的终极武器——\"星陨磁渊\",能利用天文历法的力量,制造出覆盖整片海域的毁灭性磁暴。
\"传令下去,按原计划进行。\"藤原信之将密报投入火盆,看着跳动的火苗将徐岳的心血化为灰烬,\"让明军以为他们掌握了主动权,等他们进入陷阱...\"
三日后,明军水师浩浩荡荡向奄美大岛进发。徐岳站在旗舰甲板上,望着前方平静的海面,心中却莫名不安。他取出算筹推演,结果却显示一切正常。可鱼形磁石持续的微弱震颤,却在警示着潜在的危机。
\"公子,王大人请您去主舱议事。\"阿砚匆匆赶来,神色忧虑,\"船队的罗盘从昨夜起就有些异常,虽然还能使用,但...\"
徐岳脸色一变,快步走向主舱。舱内,王大人正盯着微微颤动的罗盘眉头紧锁:\"徐先生,这罗盘的磁偏现象,和之前在澎湖遇到的不太一样。\"
徐岳取出星晷检测,脸色瞬间苍白:\"这不是普通的磁偏,是有人在大范围操纵地磁!我们的行动恐怕已经暴露!\"
话音未落,远处海面突然泛起诡异的蓝光。徐岳瞳孔骤缩——那是《潮汐算经》中记载的\"磁暴前兆\",而且规模远超想象!
\"全军戒备!\"王大人拔出佩剑,\"各船保持阵型,利用...\"
他的命令被一声巨响打断。一艘战船突然失控,直直撞向礁石,瞬间燃起熊熊大火。徐岳望着船上疯狂旋转的罗盘,终于明白过来:\"是星陨磁渊!倭寇用天文历法制造了人工磁暴!\"
原来藤原信之根据徐岳的推演情报,反向设计了磁暴装置。他利用潮汐与星象的力量,在明军必经之路上布下了致命陷阱。磁暴不仅干扰罗盘,更引发了强烈的暗流和漩涡,将明军船队困在其中。
徐岳迅速取出算筹,试图寻找破解之法。但磁暴的干扰让算筹无法正常运转,他的推演也陷入了死局。就在此时,他突然想起父亲在《算经》中的批注:\"顺不可逆时,当求变。\"
\"阿砚,取《海错图》!\"徐岳大喊,\"红螺群聚之处,必有暗流!我们可以利用生物磁场定位!\"
少年书童立刻捧来图册。徐岳在慌乱中翻开,目光锁定在记载红螺习性的页面。他抓起一把红螺粉抛向海面,漆黑的海水顿时泛起红光,显示出暗礁与暗流的位置。
\"传令下去,跟着红螺光前行!\"徐岳挥舞鱼形磁石,试图稳定法器的紊乱磁场,\"虽然无法破解磁暴,但我们能找到生路!\"
明军船队在红螺光的指引下,艰难地在暗流与漩涡中穿行。倭寇的战船趁机发动攻击,火箭如雨点般落下。徐岳指挥士兵用磁石盾牌抵挡,同时不断用算筹推演着潮汐变化,寻找反击的时机。
激战中,徐岳发现了藤原信之的旗舰。那艘船上,巨大的磁暴装置正在疯狂运转,发出刺耳的尖啸。徐岳握紧鱼形磁石,突然想起磁暴的运行必然遵循天文规律——只要找到装置与星象的关联,就能找到弱点!
他取出算筹,在颠簸的甲板上艰难推演。当算筹排列成北斗七星的形状时,他终于发现了关键:磁暴装置的运转周期,竟然与月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