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子,王大人请您去议事厅。\"阿砚匆匆跑来,手中的油纸伞还在滴水。
议事厅内,气氛凝重。王大人指着墙上的海图:\"徐先生,从昨日起,所有船只的罗盘都出现了严重的磁偏,根本无法确定方向。更奇怪的是,潮汐涨落也变得毫无规律。\"
徐岳取出磁化铜筹和日晷盘,试图重新推演。然而,当算筹靠近罗盘时,竟开始不受控制地疯狂颤动。他脸色骤变——这不是普通的磁石干扰,而是有人在利用天文历法制造出了逆向磁场!
\"大人,我们中计了。\"徐岳握紧鱼形磁石,法器表面的云雷纹闪烁不定,\"倭寇在反向利用天文历法,制造出能扰乱地磁的磁暴。他们这是要将我们的优势化为劣势。\"
正当众人商议对策时,突然传来急促的脚步声。一名士兵神色慌张地闯入:\"报!东南海域出现大量倭寇船只,正向崇明岛驶来!\"
徐岳立刻展开《潮汐算经》,试图寻找破解之法。然而,这次无论他如何推演,算筹都无法给出准确的答案。他的目光突然落在算经的最后一页,那里是父亲临终前写下的批注:\"天地之数,顺之则昌,逆之则亡。然逆中亦有顺,顺中亦有逆,关键在于...\"
\"我明白了!\"徐岳猛地起身,\"他们虽然能制造逆算磁场,但不可能永远维持。潮汐和星象的根本规律是无法改变的。我们只需找到磁暴的间隙,利用顺流反击!\"
他迅速用算筹在沙盘上摆出阵型,根据《算经》中记载的\"磁暴周期算法\",推算出倭寇磁暴装置的运行规律。\"明日丑时,磁暴会出现短暂的减弱。我们就在那时出击!\"
次日凌晨,崇明岛海域笼罩在一片诡异的浓雾中。倭寇的船队借着磁暴的掩护,逐渐逼近。徐岳站在旗舰甲板上,手中的鱼形磁石突然发出耀眼的蓝光——这是磁暴减弱的信号!
\"全军出击!\"随着王大人的一声令下,明军战船如离弦之箭般冲向敌阵。徐岳挥舞算筹,指挥船队利用潮汐和风向,在浓雾中穿梭自如。倭寇没想到明军竟能在磁暴中找到方向,顿时阵脚大乱。
激战中,徐岳发现了倭寇旗舰上闪烁的磁石装置。他取出父亲遗留的星象罗盘,结合《算经》中的破解之法,将鱼形磁石的力量发挥到极致。当磁石的蓝光与星象罗盘的金光交汇时,倭寇的磁暴装置轰然爆炸,逆向磁场瞬间瓦解。
\"撤退!快撤退!\"藤原信之看着失控的磁暴装置,脸色苍白。他万万没想到,自己精心设计的逆算迷局,竟被徐岳破解。
战斗结束后,徐岳在缴获的倭寇密账中,发现了藤原信之的批注和那本篡改过的《授时历》。他终于明白,这场较量不仅是力量的比拼,更是智慧的博弈。天文历法可以被用来作恶,但只要心怀正义,便能从中找到破解之道。
回到松江府,徐岳在《潮汐算经》中新增了一章\"逆算破解法\"。他写道:\"天地之数,顺逆相生。敌以逆算为刃,我以顺理为盾。唯有参透其中玄机,方能立于不败之地。\"窗外,雨还在下,但徐岳知道,这场关于天文历法的较量,远未结束。而他手中的算筹,将继续在顺逆之间,寻找守护海疆的答案。
算海破渊
万历二十四年七月十五,松江府徐宅书房内暑气蒸腾。徐岳赤着小臂,汗湿的中衣紧贴脊背,二十根磁化铜筹在三丈见方的铁质海图上列成星阵。鱼形磁石在案头发出高频震颤,与墙上悬挂的浑天仪共鸣出蜂鸣,仿佛预示着某个惊世秘密即将浮出水面。
\"公子,最新的暗流数据。\"阿砚抱着浸透海水的羊皮卷闯入,少年发髻散乱,衣襟还滴着咸腥的水渍,\"福州水师在钓鱼屿东侧发现异常漩涡,流速是寻常暗流的三倍!\"
徐岳的指尖悬在刻有\"井宿\"的铜筹上方,筹身二十八宿星距刻度泛着幽蓝冷光。当他将算筹轻轻掷向海图,筹身如灵蛇般破空,\"咔嗒\"一声吸附在琉球群岛东北方位,恰好压在暗流轨迹的交汇点。
\"就是这里!\"他突然拍案而起,震得案头《潮汐算经》哗啦啦翻页。泛黄纸页间,密密麻麻的算筹公式与星象推演突然串联成线——倭寇最近三次运银船消失的时间、东海海域磁偏异常的坐标、还有此刻钓鱼屿的暗流异动,所有碎片在脑海中轰然拼合。
徐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