吁吁地说道,“张大爷的声带结节情况很严重,需要立刻进行手术,而且术后至少三个月都不能发声。”
离文化节只剩下短短两天时间,祠堂里的气氛异常凝重,焦虑如同阴霾一般笼罩着每一个人。
年轻的村民们正在尝试接力演唱那首古老的号子,但每次到了高音部分,总是会出现破音的情况,这让他们倍感沮丧。
而女孩子们练习的手绣鞋垫,针法也远远不如老一辈那样细腻,成品显得有些粗糙。
老族长站在一旁,看着这一切,不停地敲打着他的拐杖,叹息道:“唉,看来这文化传承的事儿,还是得靠年轻人啊……”
深夜,村委会的办公室里依旧灯火通明。
杨浩宇坐在电脑前,反复播放着张大爷的录音,仔细琢磨着其中的每一个音符和节奏。
柳青端着一杯热气腾腾的姜茶走了进来,看到杨浩宇眼底的血丝,心疼地说:“别太拼命了,身体要紧。实在不行,咱们就推迟文化节吧?”
杨浩宇突然抬起头,眼中闪过一丝兴奋的光芒。
他指着电脑屏幕,激动地对柳青说:“你听!这段副歌部分,如果我们加入一些现代乐器的伴奏,比如鼓和贝斯,不仅能够突出号子的雄浑气势,还能降低演唱的难度!”
第二天清晨,阳光透过窗户洒在杨浩宇的书桌上,照亮了他精心准备的方案。
他满怀期待地拿起方案,快步走向村里的年轻乐队。
当杨浩宇走进乐队排练室时,吉他手小凯正抱着吉他随意弹奏着,看到杨浩宇进来,他满脸狐疑地问道:“用摇滚改编号子?这能行吗?”其他成员也纷纷投来质疑的目光。
杨浩宇微微一笑,自信地说:“相信我,一定会有不一样的效果。”他打开方案,详细地向大家解释了他的想法和计划。
然而,小凯和其他成员似乎并不太相信,他们觉得这种创新的尝试可能会破坏传统号子的韵味。
尽管如此,杨浩宇还是坚持让大家试一试。他鼓励道:“先别着急下结论,我们一起试试看。”
于是,鼓手开始敲击鼓点,号子手也跟着节奏吹起了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