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了一些资料后,他就早早的躺下了。
第二天,他又一早出现在任局长的办公室里,和任局长一起讨论起全县的秋收的安排。等小魏把手上的一些事安排好了,他们三人再一次开车出发。去的是检查各公社对秋收的安排。
秋收工作,是百姓未来一年的生存大计,所以,这点工作倒是没有人会敷衍了事。
从检查的结果来看,还真的都安排得很不错,这也是吕仲渊下乡来的这几天最顺利的工作情况了。
他知道,整个西槐的成绩,不只是西槐县里看着,省里,乃至京市那边都看着呢。这次秋收后,可能上面还要这里交一些报告,还有可能有一些记者报告什么的。
这种惯用的管理手法,他懂,所以,他早一步来把一些能发现的问题早发现,早发现早解决。
下次,哪怕是上面来视察,他们心中也是有底的。
当然,这些事,他没有跟梁新月说,因为梁新月并不太懂这种官场的弯弯绕绕。
所以,他只是借口下来看看制药厂的事,下来后,他可是把整个西槐县的农业这一块的事全都管了一回。
有了这个清理在前,后面的小问题就留给任局长和小魏了。反正这一路上,他都是叫着任局长和小魏,晚上回来也会和小魏复盘一下当天发现的一些情况,哪些要小魏注意的,他也做了叮嘱。
而且他也知道小魏对工作的要求是很认真的,所以,他放心。
前后还是用了四天的时间,终于把整个西槐的事给处理得差不多了。他才开车,带着一大袋米和两根带泥的泥鳅回到了省城。
他开车到家的时候,是上午十一点左右。
华老带着孩子们正在客厅里看书,同样,小何的身边围着的是那三只最小的。
因为他们还不太会看,还得让小何讲故事。
而且,他们每天都要听同一个故事,就是孙悟空三打白骨精。
每天听了这个故事后,他们就会一个人做师父,一个人做白骨精,一个人做悟空,抄起一根小枝条,这就是他们的金箍棒了。
小何听到车响,出来就看到吕仲渊回来了:
“吕大哥。”
“嗯,帮忙把那袋米弄下来。”
杨姐给的是一袋谷子,在县城里,李婶和梁军把谷子送到了打谷房去打了出来,所以带回来的都是米了。
小何看到吕仲渊提的两桶稀泥:
“吕大哥,你提的这个是什么?”
“泥鳅。”
小何第一回见有人拿泥鳅是带着泥带回来的。
吕仲渊直接把稀泥提到了后院,洪嫂子上前:
“这泥用来做啥的?”
还以为是用来种花的泥呢,没想到吕仲渊说道:
“这里面养着泥鳅,等一下我清理出来,你会做泥鳅吗?要比较辣的那种,新月爱吃。”
洪嫂子笑道:
“我们乡下人哪有不会做泥鳅的。”
看看时间十一点:
“今天中午做吗?”
吕仲渊摇头道:
“晚上做,晚上大家都在。等一下我来弄。”
要是小魏在家,这事他还真的不弄,指定让小魏去清理。现在小魏不在,他清理吧。好歹跟着梁新月他们吃了好几回,知道他们是怎么弄的。
吕仲渊回屋换了一身衣服,又洗了个澡,这才出来到后院去弄泥鳅。
听说他带了泥鳅回来,孩子们都围了过来,连华老都觉得有趣的来看看:
“好久都没吃这个东西了,在省城里也不好买到,西槐那边不是缺水么,怎么有这个东西?”
吕仲渊也是听小魏说起当初发现泥鳅的事,然后同样的说给了华老听,华老笑道:
“这还真的是福地啊。那里就是下下河的入口?”
“嗯,现在他们用来灌溉用的水,就是从那里抽出来的,以后要是在那里建起来了水库,那就不怕没有水用了。”
华老笑笑:
“活了几十年,有些巧合的事也看得多了,不是我不唯物主义,但有些事,似乎冥冥中真的有些注定。西槐人那么多年没找到的地下河的一个出口,就被新月这么给找到了。而且,有了新月西槐也就有了新的天地啊。”
吕仲渊一边把那稀泥从桶里弄出来,把里面的泥鳅给揪了出来,一边和华老说着:
“不只是西槐,是全省,有些事,是福及了全国。”
他俩都不傻,都是坐在高位上的人,但也都是知道梁新月的底的人。
要真说,如果真的查,梁新月的前二十年,和‘有文化’这三个字真的没有关系。
具体说来,就是周国良说的,回去把他从水库里救了起来,然后又把她带着来随了军了。
从此,她的人生就完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