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翔图书

字:
关灯 护眼
蓝翔图书 > 大唐太子李承乾之宿世轮回 > 第323章 去魅

第323章 去魅(2/2)



    李世民暗暗希冀,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孔子地位超然,李承乾这番话,说得着实大胆。

    “承乾,你这一番话叫人听到了,会引起一场轩然大波。”

    李承乾点头,笑着道“所以,父亲您千万要保密,此事天知地知,您知臣知。”

    注关于“百姓无事则骄逸,劳役则易使”这句话,出自魏征给李世民的奏疏《十渐不克终疏》,《贞观政要·卷十·论慎终》也有记载,可以证明,李世民是真的说过这样的话。

    有人说这个思想是魏征灌输给李世民的,我看了原文,原文出自《资治通鉴》,之前的史料没有查到相关记载,各位如果查到相关,也可以告诉我,我觉得对比史料,看历史人物是一件很好玩儿的事情。

    《资治通鉴》原文如下上之初即位也,尝与群臣语及教化。上曰“今承大乱之后,恐斯民未易化也。”魏征对曰“不然。久安之民骄佚,骄佚则难教;经乱之民愁苦,愁苦则易化,譬犹饥者易为食,渴者易为饮也。”上深然之。

    这一段话的下文,是封德彝接的话三代以还,人渐浇讹。故秦任法律,汉杂霸道。盖欲化而不能,岂能之而不欲邪?魏微书生,未识时务,若信其虚论,必败国家。

    魏征当时就怼回去了,他说五帝、三王不易民而化。昔黄帝征蚩尤,颛顼诛九黎,汤放桀,武王伐纣,皆能身致太平,岂非承大乱之后邪?若谓古人淳朴,渐至浇讹,则至于今日,当悉化为鬼魅矣。人主安得而治之?

    从全文环境看,就是贞观初年关于修订律法的讨论,李世民认为天下大乱之后,百姓不好教化。魏征就说了,太平盛世百姓才不好教化,大乱以后的百姓很好教化,不饿不渴,他们就能满足,他的建议得到了李世民的认可。

    封德彝也认为百姓不好教化,所以效仿秦皇汉武,严刑峻法,魏征对此也是进行批驳。所以,说魏征灌输了李世民的灌输疲民思想。从《资治通鉴》这一段全文来看,魏征还是很冤枉的。

    搬出这段文献,并不是黑谁或者洗谁,而是基于客观史料进行分析,对历史人物去魅。承认他们的成就,也不要忽略成就背后的人心险恶。写小说,包括读书,我们看问题,很多时候代入的都是主角,也就是帝王将相。代入我们自己本阶级,这些人都是剥削阶级。

    ===各位亲,点个追更支持下呗===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