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翔图书

字:
关灯 护眼
蓝翔图书 > 平城赋 > 第二百零八章 崔卿和武威,是在为朕分忧解难

第二百零八章 崔卿和武威,是在为朕分忧解难(1/2)

    翌日,宋鸿一早便去延年坊寓所探望阚骃。

    算算日子,今日崔浩、拓跋月也会去寓所,宋鸿正好与之一聚。

    他与拓跋月自是投缘,而崔浩对宋鸿亦青眼有加。

    宋鸿心知,崔浩是皇帝身边最信任之人,自然要设法和崔浩频繁往来。

    自河西归阙以来,拓跋焘虽然承诺要重用河西士子,但事实上,截至今日,他们大多只受到了礼待,而未得以实官。

    当初,拓跋焘叮嘱李顺论资排辈,赐爵封官,崔浩、高允要择才而任,但用人大权却被拓跋焘紧紧攥在手中。倘是他不同意,崔、高二人亦无可奈何。

    人生在世,不称意者,自要寻些别的出路。一些河西士人,便去了王府谋事。

    阚骃曾为河西国的尚书,才学人望俱是不俗。后来,阚骃被乐平王拓跋丕相中,但却并未受到重用,还不如在武威公主底下任事。

    再后来,拓跋丕对皇帝生出叛心,一夕之间被赐了个恶谥“戾”。

    阚骃心中五味杂陈,其后奉旨回到平城。

    回是回来了,但因其曾为乐平王的从事中郎,拓跋焘难免心怀芥蒂,故而暂未予其职任。

    阚骃胃口甚好,即便穷愁潦倒,也不能不设法填饱肚子。

    崔浩不能为阚骃这样的人谋个好的去处,心中本有愧意,遂令他们居于延年坊的寓所之中,为他誊抄整理经卷。而拓跋月,则不时带小郡主沮渠上元来探望阚骃,请他教小郡主习书,借机捎一些吃用于他。

    因阚骃早不在金玉肆任事,拓跋月不可自作主张,让他重回金玉肆。

    实则,诸如崔浩、拓跋月私下资助阚骃一事,根本逃不过拓跋焘的眼睛。

    宋鸿、崔浩、拓跋月,在阚骃的寓所小聚之后,仅二个时辰,赵振便将此事传进皇帝的耳朵里。

    原来,拓跋焘虽信重拓跋月,还曾让她在他们父子出征之时佐理国政,但他很难对一个人完全放心,遂叮嘱赵振派人窥伺武威公主。

    赵振曾护佑拓跋月于河西王宫,二人亦有主仆之谊。故此,拓跋焘此举,又何尝不是在考察赵振?

    赵振心如明镜,他也庆幸皇帝让他窥伺的是武威公主,而非旁人。

    旁人他不敢说,但拓跋月的性情和头脑,赵振一清二楚。

    当年,得知挚友李云从的心上人要远嫁河西,赵振又被委任为护卫长,因此便不得不观其行听其言。

    这位女子,与寻常女子大不相同,眼眸深处燃烧着对权势的炽热渴望,野心如野火燎原,难以尽掩。

    时日一长,赵振益发看得分明。拓跋月心思剔透的女子,她深知,她所拥有的荣耀与权势,皆系于那位高高在上的魏国之主——她的表兄。

    正因如此,尽管胸中沟壑万千,野心勃勃,她却始终谨守分寸,未曾越雷池半步,其忠诚之心,甚至超越了那些魏国的老臣。

    当今皇帝乃一代雄主,看重感情却也冷酷无情。对于触犯律条的手足兄弟,他从不手下留情。故此,拓跋月由始至终,都对皇帝竭忠尽智,可谓聪慧至极。

    回了平城,赵振重新回到皇帝身边,担任影卫首领,与拓跋月接触不多。但拓跋月所行之事,赵振都看在眼里。

    整顿金玉肆、躬身掘金矿,还把开酒楼、庄园赚来的钱,献出一大半充作军费。

    这样一个冰雪聪明,又深明大义的皇妹,如何不能得到皇帝的赏识呢?

    但可惜,以皇帝雄猜之心性,很难对他所重用的人,投以完全的信任。

    今日,赵振的属下潜伏在寓所周遭,将崔浩、拓跋月几人的行止尽数报来。赵振再次松了口气,他们没有任何不当的言行。就连阚骃,也未曾吐露半句对至尊的怨言。

    等到赵振退下,先前一直缄着口,眼观鼻鼻观心的宗爱,忍不住咂咂嘴。

    “你想说什么?”拓跋焘目光灼灼地盯住他。

    “老奴不敢说话。”

    “为何?”

    “老奴愚笨,哪敢妄议朝政……”

    “这又不是朝政。说!”

    “好罢。奴想说……哎,怎么说呢?老奴觉得罢,不妥,不妥。”

    “此话怎讲?”

    “以老奴的脑子,自然是不明白,至尊为什么不重用河西士子。只是,可以肯定的是,至尊没用他们,定然有您的一番用意……”

    “宗爱,”拓跋焘眉头一皱,“你能不能痛快说一回话?”

    闻言,宗爱面露难色,道:“至尊没给阚骃职任,但崔司徒、武威公主却时常去接济他,这不妥吧?”

    “如何不妥?”

    “老奴以为,他们这是在市恩贾义,这……委实不妥……”

    “你懂什么?崔卿和武威,是在为朕分忧解难。”

    宗爱委屈地绞绞衣角,苦道:“老奴先前就说了,老奴愚笨……”

    “好好好,笨货,去给毛修之传一声,朕饿了。”拓跋焘哭笑不得,遂打发他去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