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翔图书

字:
关灯 护眼
蓝翔图书 > 平城赋 > 第二百零五章 太仓尚书

第二百零五章 太仓尚书(1/2)

    一入孟夏,薄衫的百姓渐渐多了起来。

    平城的空气里,潮潮润润的,仿佛稍一撩动,便会有霖雨纷落。

    栖凤楼中,新酿的九酝春酿,合着珠玉般的琵琶声,缠绵在听曲人的唇舌之间,自有一段风流雅意。

    “好!颖儿的琵琶,果然名不虚传。”密室之内,赫连昌啜着美酒,不吝赞词。

    曲终收拨,颖儿俏然一笑,道:“蒋郎谬赞,但求不污君耳。”

    “不污耳,嘿嘿,”沮渠牧犍怆然一笑,道,“我来给你念一段好听的。”

    旋后,他从怀中摸出一张纸来,起座清嗓道:“……王公以下,群司百辟,睹此图文,莫不感动,佥曰:自古以来,祯祥之验,未有今日之焕炳也。斯乃上灵降命,国家无穷之征也。臣等幸遭盛化,沐浴光宠,无以对扬天休,增广天地,谨与群臣参议,宜以石文之征,宣告四海,令方外僣窃知天命有归。”

    学着朝臣的口吻,满是阿谀之气地念完表文,沮渠牧犍吭哧吭哧地大笑。

    颖儿拿下了拨子,倚坐在他怀里,娇笑一声:“蒋郎念的,奴听不懂。”

    “都是马屁文章,不懂也罢,”脂粉的香气,霎时扑入鼻中,诱得他连声道,“好香的小妮子呵!擦了什么脂粉?”

    颖儿在他怀里扭了扭,道:“说来怕蒋郎不信,颖儿天生便是如此。”

    “是么?”沮渠牧犍把脸凑得更近,在她脸上啄了一下,“好像是这样。”

    二人调笑一阵,沮渠牧犍心头起了火,待要有所动作,门外却突然传来急促的敲门声。

    沮渠牧犍只得虎着脸,问:“何事?”

    守门的,是蒋恕、蒋立两兄弟,自然敲门的也是他们。

    “郎君,奴有要事呈报。”

    沮渠牧犍只得对颖儿挥挥手:“去罢。”

    颖儿知情识趣,赶紧抱着琵琶,轻手轻脚地退下。

    她在这栖凤楼中,已卖艺多年,有时也不免卖笑谋生。昔年,楼中有一个常客,有时过来要让她陪侍,那人虽自号为刘郎,刻意隐去自己的名姓。

    但颖儿看得出来,他非富即贵,非同一般,否则也不会在栖凤楼包下这个雅室,一包就是二十年。

    后来,那刘郎也会带这位自号为蒋郎的人过来,此人经常喝得烂醉如泥,但眼中却藏着一股睥睨之气,不知是何方神圣。

    最重要的是,常伴他身边侍奉的两个男子,虽贴了胡子,但仍掩不住细长的嗓音。看起来,似是内侍。

    颖儿便想,或许这蒋郎是皇室中人,若是攀附于他,往后或有富贵之日。

    但奇怪的是,刘郎已有两年多,未来雅室了,颖儿曾探过蒋郎的口风,但他什么都不说,甚至还有一丝愠色。颖儿此后再不敢提此话。

    颖儿自然不知,刘郎即是赫连昌,因为意图谋反他早已伏诛。整个赫连一族,只赫连皇后未被波及。

    就在颖儿胡思乱想之际,蒋恕已带着一人入了雅室的门,留蒋立在门外守卫。

    蒋立冷眼看着颖儿的背影,直到她已走远,才在门上叩了五声。

    这是他们主仆间的暗号,连叩五声,意思是周遭平安无事。

    门内,沮渠牧犍目光炯炯,盯住蒋恕身边一人。

    这人生得儒雅,行止间皆是书生之气。可谁能想到,他竟是天元门的门主呢?

    入魏之后,宋繇与往年一样,被封为清水公,担任太仓尚书。(1)

    太仓尚书、大司农掌管粮食绢布,负责物资储备,不可谓不重要。

    与河西诸臣不同,那些人虽被封官进爵,但没有得到实职。

    “大王。”宋繇开门见山,“近来,殿中尚书来太仓来清点粮草,臣以为,其中必有蹊跷。”

    沮渠牧犍颔首:“宋左丞辛苦了,你以为他目的何在?”

    “臣未曾看出。清点粮草,或为赈灾,或为出征。按说,此事不该由他来处置。”

    “出征……”沮渠牧犍沉吟道,“李云从掌管兵马仓库,或许是要出征罢。”

    南方的宋国,北方的柔然,都是拓跋焘的敌人。

    “未必。臣还有一事奏报。天元门人潜伏于平城之中,曾多方查探。他们查出,那李云从不只是殿中尚书,还是皇帝影卫中的副统领。故此,臣以为,李云从此举不寻常。”

    听得这话,沮渠牧犍不禁皱起眉头:“哦?那统领又是何人?”

    宋繇面现惭色:“臣未曾查出,臣亦力不从心。”

    “不碍事。”沮渠牧犍宽慰道,“宋左丞虽是文臣,但父皇既要你做这门主,自有他的道理。”

    他忖了忖,又道:“你说,会不会是因为,他们还在搜寻丁鹏?清点粮草不过是借口。”

    假扮富商,扰乱魏境,前后有三拨人。影卫只擒获了二人,还有一人匿藏了踪迹。此人名唤丁鹏,本是天元门中人,近年混入了太仓。

    提起此事,宋繇脸上闪过一丝不悦,但他旋即敛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