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虽未在天庭任职,却作为“天外仙宗”超然物外,其地位隐隐与三清并列。
若细论之,三清乃天道圣人,是天庭至高无上的存在;
而菩提老祖当属准圣之列,位在四御之上,却又游离于天庭体系之外。
当年猴王被擒,押赴斩妖台前曾有一番审问。
“妖猴!你这身本事从何处学来?”白脸神将厉声喝问。
“哼!”猴王倨傲,扭头不语。
红脸神将见状,拦住白脸神将,和颜悦色道“美猴王,若你道明师承,说不定与天庭有旧,届时化干戈为玉帛,共饮琼浆岂不美哉?”
那时候,猴王初出茅庐,被这番话骗住,竟然一时忘怀老祖叮嘱。
他犹豫道“俺师父在灵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乃是菩”
“住口。”红脸神将瞬间变脸,站起来大声呵斥道“休要胡言乱语,四处攀咬,只说你的罪过。”
细思其中深意,便发现猴王身上诸多蹊跷。
天蓬作为元帅,酒后言语调戏个女仙,被贬下凡尘成了猪头。
卷帘乃是将军,不过失手打碎了个玻璃杯,就成了流沙河的吃人大妖。
那猴子闹天宫,偷蟠桃,盗御酒,窃仙丹,惹下泼天大祸,最后才判了五百年有期徒刑。
五百年
对于一个地府生死簿都没有姓名的神仙来说,不过是弹指一瞬。
后来,玉帝又找来如来,处心积虑的给他重新安排了个师父。
无非是想掩盖他的师门来历罢了!
斗战胜佛的名号,又岂及齐天大圣威风?
试问天下孩童,谁人不识齐天大圣?
又有几人知晓斗战胜佛?
这些上古隐秘暂且不提。
今日顾苏桥筑基,天庭虽未现真身,但仅大圣一人降临,已让伏魔观、时莱与顾苏桥面上生辉。
仙女湖畔,乌云散尽。
顾苏桥强撑身体,先向时莱与谢灵运深深一拜“弟子叩谢真君、元君护道之恩。”
二人微微颔首。
他又伏地朝天跪拜“大圣恩德,苏桥铭记于心。”
“好说,好说。”云层中只露出猴王一张毛脸。
他深深的看了眼树下那道身影,摆了摆手,一个筋斗消失在天际。
梅山观五位师兄弟这才敢上前。
沈云谏关切道“师兄,如今感觉如何?”
经过雷劫,顾苏桥还有些虚弱,调息片刻,感叹道“修道三十载,今日方知何为道法玄妙。”
五人眼中难掩艳羡。
“大道无为,诸位师弟不必心急。”顾苏桥温言道,“师兄不过是先行了一步,诸位师弟只要紧随真君脚步,筑基不过是个开端。”
“师兄教诲,师弟铭记。”
五兄弟很快调整过来。
今天自谢灵运和大圣口中,六人几乎已经能确定自己的前世身份。
两世情缘,此番再次团聚,什么天庭、昆仑都是虚妄,只有真君和自家兄弟来的真实。
天庭固然尊贵,但这一身修为,若不是真君,又哪里去寻?
顾苏桥稍稍恢复,他初窥先天,把刚才雷劫时的感受和此刻筑基后的感悟,毫不藏私的和师弟们分享。
五位师弟屏气凝神,细细去听,各有增益。
在修行境界上,正一和全真有所不同。
全真修的是内丹,每一步境界有明确区分,从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到炼虚合道,类似油车的七档变速。
正一在筑基之后,升仙之前,并无特别的阶段,注重通过外在法事实践提升修行,讲究的是不断积累,类似电车的无级变速。
伏魔观有大小两个聚灵阵护持,灵气已经不弱于千余年前,再加上太平道法和功德积累相得益彰,可以大大缩短修行时间。
他们只需要安心修行,自身实力强大后,成为人仙,元神就有机会自九幽脱困,回归肉身。
元神成,出神通,就是神仙境。
向上一步,就是地仙,归属地仙之祖,镇元大仙管辖。
到了天仙境,不死不灭,上级领导是东王公。
时莱与谢灵运交代完常破虏一些杂事,缓步而来。
“今日乃是观中喜事,破虏已经去准备酒席,一会你换了道袍,和师弟们畅饮一番,再仔细说说心得体悟。”
“是。”
时莱袖袍一翻,掌心之中出现一颗蟠桃。
“这是大圣以天庭仙种在花果山培育的灵桃,虽不及王母蟠桃能长生不老,却可助你稳固根基,你刚刚经历雷劫,正好补充元气。”
顾苏桥再拜谢,双手接过。
“你们每人皆有一份,”时莱环视众人,“待筑基之日再来领取。”
“谢真君恩典!”
时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