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翔图书

字:
关灯 护眼
蓝翔图书 > 马超重生大宋朝 > 第153章 迎接玉玺

第153章 迎接玉玺(2/3)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主帅马超束发贯甲,玄色披风在身后翻卷,周身散发着不怒自威的气势。

    他缓步上前,伸手掀开锦帘的刹那,云层裂开缝隙,日光倾泻而下,将箱中传国玉玺照得通体透亮。

    螭虎纽流转着奇异的虹彩,“受命于天既寿永昌”的篆文在金钉朱柱间投下细碎光斑。

    老军卒张二柱跪在队列里,喉咙不住滚动,粗糙的指节无意识地在铁护腕上摩挲。

    他想起祖父曾说,和氏璧玺缺角是王莽篡位时摔落的痕迹,此刻亲眼得见的是块棱角分明十分光滑圆润的玉玺;方知这是宋朝建国后太祖命人重新制作的。

    “吾皇万岁——”帅帐内爆发出的高呼如决堤洪水,惊起芦苇荡中群雁。

    掌旗官猛地挥动令旗,五千将士齐刷刷挺直腰杆,刀光剑影在朝阳下连成金色巨网,将那方承载千年帝业的玉玺严严实实地护在中央。

    远处山巅,积雪被声浪震落,簌簌洒在蜿蜒的战旗之上,似是天地也在为这庄严时刻献上贺礼。

    传国玉玺重新迎进议事大厅,交给夫人李师师。

    马超站在高台上发表演讲:“5000名参加迎接玉玺的兄弟们,你们是8万忠义靖国军将士的代表;现在我们迎回大宋朝的传国玉玺,就是正统的大宋军队!

    “明天,对,就是明天;童贯老太师和李刚宰相,萧鼎、吕伯鉴大学士四人就去金营进行谈判,用完颜金弹子和完颜乌鲁斯两个金酋换回太上皇道君皇帝的议程。

    “道君皇上一旦顺利返回,我们就驱逐占用皇宫的大楚傀儡政权;开始对金兵进行反击!”

    5000将士掌声雷动,不停高呼“吾皇万岁——吾皇万岁——”

    马超演讲完毕,忽见五位哨骑一齐向前集体跪倒,哨头马光宇禀报:“启禀大元帅,我们五人刚从陈桥门侦探回来;金国四太子完颜宗弼金兀术率领十万精锐金兵住进刘家寺完颜宗望大营,派出游骑侦探我军北城门东京;还望大元帅早做准备!”

    马超让马光宇屋恩起来说话,道:“北城有四道门,从东到西依次是陈桥门、封丘门、新酸枣门、卫州门;属于折中尉将军防区,立即唤折将军前来中军大帐!”

    马光宇前去通告折中尉,马超启动脑子里的记忆细胞回忆北宋的西军三大主力之一折家军。

    折家军从唐朝开始便配合中原政权抵御不安分的边塞蛮夷;北宋建立后,折家军配合宋军多次对北汉作战。

    太平兴国四年(979),宋太宗亲征北汉;折御卿东渡黄河牵制北汉军于岚州一带。

    先破奇岚军,俘北汉军使折令图;又攻取岚州,杀北汉宪州刺史霍诩,俘大将马延忠等;乘胜沿汾河而下,攻陷隆州(今山西祁县东南),与宋太宗会师于太原城下。

    在抗击西夏、契丹的同时,折氏以其特殊的“蕃官”身份招远抚来;对西北诸族具有极大的号召力。

    宋淳化四年(993),李继迁附辽叛宋,折御卿引兵征讨;召回银、夏诸州党项、羌族800余帐。

    子河汉一战,折御卿名播遐迩,勒浪、鬼族等部族都请求内附。

    折御卿领兵把他们迎入塞内,安置在府州以南;宋廷籍其丁壮,得精兵万余骑。

    景德元年(1004),折惟昌知府州,契丹言泥族拔黄碧300余帐也来归附。折氏征战传家,父子兄弟皆英勇善战。

    他们世居边地,洞悉蕃情,对于北宋西北防务也多有筹划。

    韩绛经制西北边事,曾采用折继祖之弟折继世的建议,筑城垒以北临横山,直逼夏州。

    折继世还向韩琦进攻守之计10余条,均为其称服。

    孙览筑城蔑芦,召折克行计议。克行为他筹划,不仅城堡如期完成,还攻入津庆、龙横川,歼敌3000余人。

    后来河东路筑八碧,以通南延,折克行力主“以远者为先”。

    经过争论,最终还是采纳了克行的主张。

    折可适既是一员勇将,又是一位良臣。

    宋徽宗崇宁年间,有人建议攻取灵武(今属宁夏)。

    宋徽宗就此征询折克行意见,折克行认为:“得之易,守之难,当先侵弱其地,待吾藩篱既固,然后可图”《宋史·折可适传》,显示了他从长计议的战略家眼光。

    在守边御敌的斗争中,折氏父子兄弟前仆后继,表现出舍身许国的感人精神。

    折惟昌其弟惟信、族叔海超在抗击西夏军的战斗中为国捐躯,折御卿、折惟昌父子都是抱病出征,殁于军中。

    至道元年(995)子河汉之战后,韩德威趁折御卿有病再度南侵。

    折御卿强支病体迎敌,敌兵闻之而不敢进。

    折母派人召他回去,御卿对来人说:“世受国恩,边寇未灭,御卿罪也。今临敌弃士卒自便.不可,死于军中乃其分也。为白太夫人,无念我,忠孝岂两全!”说完泪如雨下,第二天病故于军中,年仅38岁。《宋史·折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