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翔图书

字:
关灯 护眼
蓝翔图书 > 乱世修仙,从当兵发媳妇开始 > 第203章 最高礼仪

第203章 最高礼仪(1/2)

    大晋上京城的北门有个极其威风的名字,叫凯旋门。

    取的就是凯旋归来的好彩头。

    为啥这么叫呢?因为大晋之前最大的死对头北蛮就在北边儿。

    出征的将士们要是凯旋,都得从这北门回来。

    曾经,在剑门关战役大败北境妖蛮的将士就是从这道门回京的。

    只可惜这些年,能敲锣打鼓从这北城门回来的晋军,掰着手指头都数得过来。

    不过今儿个可不一样!

    得胜门外搭起了彩楼,人山人海旌旗招展,连好久不见的迎军仪都摆出来了。

    虽说大晋重文轻武,老百姓也多是斯文人。

    可迎接凯旋将士的排场,倒是给得格外大方。

    这大概就是缺啥补啥吧。

    朝廷平时防武将跟防贼似的,可真有打胜仗回来的。

    那赏赐排场倒是一点不含糊。

    自打和北境妖蛮干仗以来,大晋吃败仗比吃饭还勤快。

    三天两头就有急报,说哪儿哪儿又被蛮子骑兵洗劫啦,人都被杀光啦。

    北边逃难来的老百姓一茬接一茬,拖家带口往南方跑。

    这些难民带来的消息,也让上京百姓心里直打鼓。

    大伙儿都怕哪天蛮子骑兵真就杀到了上京城下。

    到时候,上京的百姓们,又能往哪跑?

    只怕都得成妖蛮的刀下鬼。

    晋人太需要场硬仗了,能让大家挺直腰杆的胜仗。

    这不,永安侯带领的黑曜军这回真给争了口气。

    前些日子十几个黑曜军骑兵冲进城带来捷报,说在赤水河杀得妖蛮三万人马屁滚尿流。

    消息一出,整个上京城都炸锅了。

    满大街都是打听消息的老百姓,茶馆酒肆里传着黑曜军的段子。

    尤其是那个许校尉的故事,越传越邪乎。

    有人听得直拍大腿,也有人撇嘴说书先生又在编故事。

    不过今儿个见真章的时候到了。

    黑曜军回京领赏的队伍,眼瞅着就要到城门口了。

    城外官道上,许平安正跟永安侯并排骑着马。

    虞卿正给他细说待会儿凯旋仪式的门道。

    这可是大晋欢迎将士回家的最高规格典礼。

    这可是大晋军人这辈子最荣耀的时刻啊。

    永安侯为啥要专门给许平安讲这些呢?

    因为今天在上京的庆功大典上,许平安作为头号功臣得全程参与!

    许平安竖着耳朵听女侯爷讲解。

    按咱们大晋的规矩,这凯旋典礼分三步走:

    第一场在北门搞劳军仪式,第二场献俘虏和敌人脑袋,最后进宫领赏。

    北门那场最热闹,在凯旋门外搭彩台摆鼓乐。

    朝廷派个大官跟带兵将军一问一答,把打仗经过、立了啥功、谁表现好,全讲给周围看热闹的老百姓听。

    其实就是走个过场,战功早就在兵部登记过了。

    将军们多少会吹点牛皮,当官的也装没看见——朝廷面子要紧,别太离谱就行。

    等演完这出戏,大官就会当众宣布:“战功属实,咱们大晋赢啦!”

    百姓们立马便会欢呼起来,大军就浩浩荡荡从凯旋门进城。

    八辆马车并排走的凯旋大街上,老百姓挤得里三层外三层。

    乐师们叮叮当当奏着凯旋曲,那场面别提多威风了!

    最后在皇城门口搭祭天台,得由头号功臣亲自烧香祭拜阵亡将士,再把俘虏和敌人脑袋献上。

    完事才能进宫领赏吃庆功宴。

    虞卿说得仔细,许平安听得入神。

    说着说着,上京城的轮廓已经出现在地平线上了。

    而此时的凯旋门更是热闹非凡。

    只能说是锣鼓喧天,鞭炮齐鸣,红旗招展,人山人海。

    好几万老百姓伸长脖子等着看黑曜军。

    最近茶楼酒馆里,谁不在传黑曜军和许校尉的传奇故事。

    老百姓都想亲眼瞧瞧这位传说中的英雄,到底是不是真有传说中的那么厉害。

    凯旋门最大的观礼台上。

    坐着十几位身穿紫袍、腰系玉带,袍服上绣着或云雁或白鹇的大晋高官。

    打头的是首付王文正,文官里数他最大。

    这次北门慰军的差事,按老规矩还是由首辅大人亲自操办。

    第二位是兵部尚书孙传庭,四十出头的年纪,方脸长须,浑身透着股刚正不阿的劲儿。

    这可是大晋官场上难得的老实人。

    第三位于冠信侯蔡坤就有点尴尬了,这位侯爷在勋贵圈子里属于边缘人物。

    五短身材,成天笑呵呵的,看着没啥威胁,平日里除了吃喝玩乐也没别的追求。

    在辅国将军那帮人里头,也就是个凑数的。

    按朝廷规矩,慰军仪式总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