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孙局长说,我知道一些差距。但有的应该给的,我给大家反应反应。曙光的王老师说,局长你能在过年的时候,给我们从哪弄点猪肉就行。也让我们剁点酸菜搞点猪肉,包一顿饺子呗。接着有个老师说,多少年没没吃到猪肉了。孙局长听了笑,说真得吗?孙局长说着问我,我说咋说呢,是叫我说真话还是说假话呀?孙局长说当然是真的了。我说那我说了,我说了,大家不好讥笑我呀,我都二十六七了,我一共吃的不到二两肉,我说了大家哄场大笑,刘老师也笑。我说你笑啥呀?局长不是叫我说实话吗?我说你不信,你听听,我出生就挨饿,我娘饿的没奶抚养我。八九个月了,给 我饿的不会走了,接着上河南逃荒。五八年就差两天了,来到富锦富楼村,在那生产队十七年,前六七年队里分的粮食不够吃,等着后来这几年生活好了,一年多能喂一头猪,喂大了,喂肥了还不舍得杀,还卖给公社收购站了,等着后来到抚远来了,建村庄,一开始吃返销粮,粮食还不够吃呢,你还能喂猪吗?这不后来恢复高考,我考上师专了,在师专上学,一天的伙食费控制在不超过四毛钱,你上哪吃猪肉去呀。这回来有教学,三年多了,这学期学校才给我一个破房子,你上哪吃猪肉啊?
大家都议论纷纷,说也是的。我说我吃两回猪肉,你们都猜不到在哪吃的。有的说那可不猜。我说告诉你们把,十一岁一次,十三岁一次,我们队里有人家结婚,大人没空去捞忙,俺爹叫我去了,支客人叫一个大人领着我们一帮小孩子给东家借盆借碗,最后那天,还是最后一悠,叫我们吃一顿饭。席上有I一个拼盘里有几片肉。这样,有的小孩能吃上一片,还有的捞不到呢。
哎呀,马老师说的太好啊,我很震撼,难怪你们能这样好好的去教学。你们吃的苦太多了。
“哎呀,孙局长,谁不是 那样啊,给人家捞忙,我小时候恶意去过几次。为了吃个糖豆,人家结婚,在人家新媳妇下车时,人家拿五谷杂粮里面掺上糖豆,人家打完媳妇,我们趴地上找去。”
孙局长听了,说,老师们,老师们,我说呀,今年呀,我给县里反映,想法子叫大家在过年的时候吃上猪肉。
时间过得快,时间是二月份了,立春都过了,早上俺娘说今个是小年嘞,。晚上该祭灶了。俺爹说,你说那没用,什么小年祭灶的,穷人你就 记住一个大年三十就行了。今天孩子们该干活干活,你想着,到三十晚上那天弄几个菜。俺娘说,不用你说,早就盘算好了。
早上吃完饭了,我和七弟弟,六弟弟,拽着爬犁走呢,李老师和铁志老师来了,李老师说昨天公社通知了,今天开始给上班的人分猪肉了。我说怎么公社给分呀?李老师说,儿媳妇在公社上班,听儿媳妇说的,县财政局把这个权利给公社了,叫公社和公社收购站下去收购 生猪,收购回来,就杀,杀完就给公社职工分。
我听了,说,职工?什么是职工啊?
铁志说,职工就是指上班的?李老师说这个不对,。那一定包括职工的家属。但这个家属有没有什么限制,这个就不太清楚了。
李老师听铁志说了,嘿嘿,两声,说,限制?怎么限制啊?”李老师问道。
“怎么限制,你比如,我家属和马老师家属就不一样。我家属不是城镇户口,不吃供应粮。马老师家,我姐就是城镇户口,吃供应粮。””
李老师听了,哼的一声,说是有I区别。想一想,又说,这就在人掌握了。你看咱学校,秋天学校购菜分菜,买煤粉分煤。校长老纪给 老师分菜,他 也不管是城镇户口还是农村户口,都是按照人口分。你等着分媒,他就看你是不是户主。户主给,不是户主不给。
哎,哎哎,李老师,铁志,咱别在这唠了。我看咱走吧,百闻不如一见,咱去公社看看,到哪问问,听一下不就明白了吗?
我和六弟、七弟把爬犁放下,跟着李老师和铁志老师就往公社赶。一路上大家都在猜测能不能分到猪肉。到了公社之后,只见收购站门口围了不少人,有大人也有小孩,都在叽叽喳喳地讨论着分猪肉的事。我们好不容易挤到前面,向工作人员询问家属分肉的情况。工作人员说家属分肉确实有限制,得是吃供应粮的城镇户口才行。我一听,暗暗高兴。
可李老师却不甘心,跟工作人员理论起来,说学校分菜分煤都没这么严格限制。周围的人也跟着附和。工作人员说,这也不是我们说了算。上级给我们说的。公社领导老闻说,李老师理解吧。县财政每年一点都不给咱们乡下的,这回不管怎么的,还给咱们点。
分肉,等了一上午,也没分到。下午了,才轮到我。收购站的老王问我几口人,我说八口人。老王听了